,其乐融融,倒也没有什么大缺憾。
可近来何教授常常唉声叹气,莫名发牢骚。起初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何老何以心性大变。后来经过旁敲侧击地打探,才知晓个中缘由。
原来是何淑懿今年高考成绩不错,分数超过二本录取线好几十分。何教授的儿子儿媳强烈希望女儿报考沿海地区高校。他们想让女儿到发达地区见见世面,历练历练,开拓其视野,丰富其阅历。这对她今后的人生规划大有裨益。毕竟,炉江也只是一座四五线的小山城。长期在此生活,可能眼界跟格局都容易受大山所限。山外有山,山外有海。走出大山,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去纵横驰骋,或许对女儿未来的发展更有积极的助推作用。他们把这一想法告诉了何教授。何教授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内心着实泛起了不小的涟漪。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何教授是举双手赞成儿子儿媳的想法的。他何尝不希望孙女何淑懿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但想到万一淑懿真的考到外地去了,祖孙两人就要分开了。这让他难免有些不舍和失落。
这么多年来,何淑懿都是跟何教授生活在一起。何教授跟老伴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淑懿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抚养成如今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其中的苦与乐,只有他和老伴才能够体会到。看着淑懿一天天地健康成长,他倍感欣慰。除了创办炉江学院及在一线教书育人带来的成就感,就是把淑懿抚养成人,最能让他体会到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而随着人生走进暮年,何教授也渐渐感到膝下空旷的凄凉感。虽说也有儿女,但他们自幼便跟随何教授到炉江来生活,或多或少沾染了城市的市侩气,比较现实和势利,全然没有何教授一向秉持的乡下人民的那种淳朴敦厚古道热肠的品性。何教授来自农村,虽然久在城市生活,但骨子里还是坚守着农村汉子质朴豪放平易近人的本色,没有锱铢必较患得患失的悭吝心理,也没有冷漠无情高高在上的市井傲气。因此,何教授感觉自己的性情跟儿女们的格格不入,也就不太喜欢跟他们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老两口早早就跟儿女们分了家,过后也鲜少去儿女们那里走动。渐渐地,大家也就越发生疏起来了。
然而,何教授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能够拥有一份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毕竟,只有他和老伴,家里永远都显得凄凉惨淡,没有一个家庭该有的温馨。尤其是老伴过世后,这种凄凉感更是来得前所未有的强烈。痛失爱侣的那种孤独感与日俱增。幸好还有孙女的朝夕陪伴,尚可稍微排遣他内心深处的无尽寂寥。因此,当他知晓儿子儿媳要让孙女报考外地高校后,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想到自己暮年晚景,孤独一人,凄凄惨惨,心中难免伤感无限。整个人渐渐变得烦躁和抑郁起来。脾气也不似从前那样好,动不动就牢骚满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