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飞歌第50章

作者:秀才哥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龙叔颇为自豪地说道。似乎,商总就是他,或者是他儿子。

“说实话,龙叔。我觉得商总还是挺大胆的。几个亿啊,都敢砸到这地方来。而且,人生地不熟。有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赵书勤不无担忧地说道。

确实,赵书勤对商总来hlbe这里投资持疑虑态度。他担心商总会投资失败。如他所说,hlbe对商总来说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商总在这里基本没有什么根基。商场如战场,波谲云诡,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疏忽或过失,都有可能导致投资惨败血本无归。正因为如此,深厚的人脉关系对保证投资的安全至关重要。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毕竟有限。他山之石,兼听则明。多一人的意见供参考,可能就少犯一些错误。具体到商场上,就是当你准备到某地投资时,不妨先找当地的各方面熟人朋友做一番调研,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权衡利弊,通盘考量,尤其是把各种近期的直接隐患和远期的潜在风险摸排清楚,提早觅到应对良方,再行投资决策。赵书勤所认为的人脉即是指能够提供决策参考的各种人际关系,而不是官商勾结蝇营狗苟的酒肉朋友。以赵书勤对商总的了解,他在东北地区应该不存在这样的人脉。商总长期在清江耕耘,根本没有时间来东北经营各种人脉关系。因此,在赵书勤看来,商总这次来hlbe投资,实在是一次大冒险。可能也是意识到这层风险,赵书勤的父亲赵德胤才婉拒了商总的投资邀请。父亲一向行事稳健,从不冒进。任何项目,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从不轻易投资。所以,这么多年来,父亲的生意鲜见败绩,也才能越做越大。这一点,赵书勤很欣赏父亲。虽然,父亲的这种谨慎可能会错失一些发展良机,也很难做到商总这种规模和高度,但赵书勤并不苛求于父亲。因为,无论是学识阅历,还是思维境界,父亲都远远不及商总。父亲的生意能做到今天的程度,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换一个角度说,父亲的谨慎,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姑且称之为保本投资吧。然而,即便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赵书勤依旧认为商总更多的是奉行一种冒险主义。这种看法也是商总执意要来商总工地一探究竟的内在驱动之一。他真不愿意看到商总的巨额投资有朝一日打了水漂。

至于赵书勤为何担心商总投资失败,一是因为商总跟他父亲赵德胤关系密切,对他父亲多有帮助;二是因为商总在赵书勤眼里是偶像级存在,他不愿意看到榜样轰然倒塌。当然,商总对赵书勤关怀备至,处处流露出栽培提携之意,让赵书勤倍感亲切,也是原因之一。

“放心吧,老板他可以直达天听。”龙叔诡秘地说道。

“什么是天听?”赵书勤耿直地问道。

“你以后会知道的。”龙叔有意卖了一个关子。

赵书勤也不好再继续追问。“那商总的这些工程,能赚到钱吗?”赵书勤质疑地问道。

“开玩笑。赚不到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