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叔,您来这边还适应吧。”赵书勤笑容可掬地问道。
“适应个毛,冷得要死。当初是老板执意要让我来。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哪里会出现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实在是太冷了。撒泡尿都能马上冻成冰棍。”龙叔抱怨道。呼出的热气中有股浓烈的酒精味,显然是喝了不少。
赵书勤主动向龙叔做了自我介绍。龙叔一听赵书勤也是清江来的,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当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龙叔当即把赵书勤和乌兰拉进门卫室,执意要两人跟喝两盅。赵书勤一是不想冷了龙叔的热情,二是也想向龙叔了解一些情况,于是便慷慨应允了。门卫室里置备有一台高档煤炉,里面烧着煤块,火势熊熊;辐射出来的热量将整个门卫室都变得温暖如春。煤炉上摆放着一盘牛肉干,一碟花生米,还有半袋酸豇豆。当然,还有酒。酒用塑料壶盛装。壶的容积是5升,里面的酒尚剩一半。一个质地粗糙的瓷碗摆放在酒壶边。碗内尚存残酒若干。屋内还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浓浓的糊味。据此,赵书勤推断,碗内的酒当是他们清江地区农家自酿的米酒。由于烧酿技术不到位,很多产自他们清江一带的农家米酒,往往都带有一股烧糊的气味。赵书勤从小就闻着这种糊味长大,是以闻糊而知酒。
龙叔添加两副碗筷,又增添些花生米和酸豇豆,还给赵书勤和乌兰各倒了半碗米酒。乌兰端起碗尝了一口,连连摇头,表示喝不习惯,要龙叔给她更换马奶酒。龙叔呵呵一笑,说可以,便把米酒倒给赵书勤。赵书勤欲阻拦。但未及开口,龙叔就已经把酒一滴不溅地倒进了赵书勤的碗里,并为乌兰倒了半碗马奶酒。赵书勤无奈,只能对着一大碗米酒忧心忡忡。
接下来,自然是一番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了。三人拉拉家常,侃侃大山,两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乌兰连干了三半碗马奶酒,依稀有了几分醉意。脸蛋红扑扑的,目光迷醉而妩媚。考虑到待会儿还要由她驾驭马匹返回虎图泽,赵书勤悄悄劝喻乌兰不要再喝了。否则,醉了,就不能骑马了。乌兰倒也顺从,没有继续往下喝。酒力上涌,乌兰觉得浑身燥热,便出去透风去了。赵书勤趁机跟龙叔聊起商总的草场沙化治理工程来。由于有了五六分醉意,龙叔头脑发热,说话口若悬河,肆无忌惮,再加上赵书勤有意无意地诱导,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一股脑地向赵书勤和盘托出了。
原来,商总来hlbe投资草场沙化治理项目,是宋司长牵线搭桥促成的。而且,这些项目的投资人不止商总一个。全部股东加起来有十余人。除了商总,其他股东都是内蒙人。乌兰的父亲,好像也是股东之一。因为乌兰的父亲也经常来工地检查工作。而商一天等一帮公司高官对他是毕恭毕敬。全部投资大概有十几个亿。商总一人就投了四个多亿,是最大的股东。
“商总还真是财大气粗啊,真金白银都能拿出四个多亿出来。”赵书勤由衷地钦佩道。
“你也不看看人家在我们清江摸爬滚打奋斗了多少年。这个财富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