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飞歌第62章

作者:秀才哥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书勤准备辞行。包母极力挽留,要他歇一晚再走。包悦彤也随声附和,说今天喝醉了,开不了车,只能委屈赵书勤住一晚,明早再走。但赵书勤去意已决,坚持要走。他焦躁不安,如芒在背,如何安心住下。

包悦彤无奈,只得再次上阵,醉驾送赵书勤去海拉尔。临行前,包母塞给了赵书勤一个大大的红包。赵书勤死活不敢接。包悦彤见母亲跟赵书勤推来搡去,磨磨唧唧,索性把红包抢过来,扯开赵书勤的衣领,直接塞入后背里。赵书勤没法,只得收下,千恩万谢,跟包父包母珍重道别。

路上,趁着酒劲,包悦彤将他们家过往的悲惨经历一五一十地向赵书勤还原了。在遇到商总之前,他们包家是整个乌达巴林牧民新村最贫穷的一户。由于之前是从山里搬迁下来的,他们家在乌达巴林没有一寸草场。政府除了免费提供一块宅基地,并补贴部分建房费用外,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包悦彤父母的就业问题。因此,一家人的生计一直没有可靠保障,仅赖包父到煤矿上干苦力,包母替人看管牛羊挣得的一点微薄收入维系生活。那时,包悦彤的祖父还在,常年抱病在床,是个药罐子。因此,一家人还得为祖父的药费操心。不用说,日子过得怎一个艰苦了得。包悦彤三姐弟自记事起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跟赵书勤一样,童年的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包悦彤上学念书,或靠学校减免,或社会救济,才得以勉强坚持下来。上高中时,父亲尘肺病发作,再也干不了高强度的体力活。家里也就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全靠母亲一人给其他牧民打短工苦苦支撑。

还好,煤矿老板尚有良知,给包父几万块钱作为尘肺病的赔偿。包悦彤靠这点赔偿款把高中念了下来。上大学后,包悦彤几乎没有一天闲着,课余时间全部用来打工赚钱。除了维持自己基本的生活开支,剩下的全部寄回家里帮衬日子。所以,四年的大学生活,包悦彤过得异常艰难。有时候,一包咸菜加几个馒头,就应付了十天半个月。那段时间,她的体重从未超过80斤。人又黑又瘦,跟猴子差不多。所以,同寝室的舍友都戏谑地称她为包猴子。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家里供包悦彤一人读书都相当吃力了。她的两个弟弟,也就根本没有多少机会上学。大弟脑子有问题,索性不给上。二弟读了两年小学,就被迫辍学,早早地担负起帮衬养家糊口的重任。

这样,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包悦彤一人的身上。她能闯出一片天地,家里就有可能实现浴火重生。她无所作为,家里就彻底沉沦。连基本的香火延续都要断送。冰冷残酷的现实,逼迫包悦彤必须想办法尽快改善家里岌岌可危的现状。这也是大学毕业后她频繁更换工作的原因。她就是想多赚一点,好火速将全家人从苦海中解救出来。

不过,饥饿和困苦带来的更多是肉体层面的摧残。对于从小就饱经生活磨难的包悦彤来说,贫困对身体的折磨,她早已适应了。她也不在乎。只要不死,她就永不屈服。最重创灵魂的,还是来自别人的肆无忌惮的欺辱和践踏。这是对自尊心的野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