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由人

作者:林海听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梅斯确实是这么做的,但是却没有做的这么彻底,毕竟那是四中场,除了自己,还有一个后腰呢。

他盯着战术板看,看着看着,脑海中突然蹦出一个词来。

自由人?

可是自由人战术早就消亡于当今世界足坛了啊……

楚中天对自由人的全部理解都来自于两个德国人——贝肯鲍尔(franz_beckenbauer)和萨默尔(matthias_sammer),这也是世界足坛迄今为止唯一的两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libero)。

自由人并非是德国人首创,要追溯的话,可以一直追忆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瑞士队的奥地利籍主教练卡尔.拉普恩创造了一种“门拴”战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球员,应该随时准备去栓上因为奔放后卫失误而洞开的球门。当时特别有两个词汇被用来形容此位置和打法——fireman(消防队员)和sweeper(清道夫)。

后来意大利的助理教练海伦尼奥.赫雷拉则丰富发展了这一构思,组织了“锁链式”的防守体系。由于当时的都灵空难,都灵全队球员遇难,以都灵队为主力的意大利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意大利人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来应付局面。在四个后卫的后面再安排一名后卫,但他不用像其他四个人那样去进行人盯人防守,他负责为本方的后卫提供纵深保护,并随时策应协防,在防线上具有行使“自由”的权力,因此被十分贴切地称之为——libero(自由人)。

但是这样的“自由人”其实并不自由,因为他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自由便是破坏对方的进攻,尽管此时他无需专门盯防某一名对手而相对自由。更别提在守势足球大行其道的意大利,一旦球队开始反击、他便只有靠边站的那种不自由了。所以他只是“自由防守人”。

真正的“自由人”出现在德国,但是萌芽形态则出现在1966年的英国世界杯决赛上。当时的还未满二十一岁的贝肯鲍尔第一次参加世界杯,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当时西德最著名的体育记者本.哈德尔评价为“贝肯鲍尔是我们在二战之后最有价值的足球天才”,他的本职工作是进攻组织。他在前五场比赛中表现完美——除了被公认为最佳进攻组织者之外,还打进了四个球,位列最佳射手第三名。

但是在和英格兰的决赛前,德国主教练绍恩在身为国际足联讲师的西德籍教练德特玛.克拉默尔的建议之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对球队做了一个细微的调整:用自己的“组织者”贝肯鲍尔去盯防对方的“组织者”,全世界都知道的“只要盯死了他,英格兰队就一定完蛋”的博比.查尔顿。

这一招很凑效,从事后人们的“虽未完全制服博比,却有效阻止了他勇不可挡的进攻,人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能与博比.查尔顿相抗衡的人物出现了”的评价中就能够看得出来。若不是英格兰突然冒出来了一个“神奇的赫斯特”,这位“替补杀手”不可思议的上演了世界杯决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