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经在他的心中扭曲。
他心中的佛,早已不是当初他刚刚拜入山门之时的那般纯粹。
还依稀记得他刚刚出家为僧之时,是在沩山寺中,拜灵佑禅师为师。
剃度以后,灵佑禅师日日命他苦行,前后为常住的地方劈柴有近三年时间,又为常住的寺中五百余僧众运送生活用水近三年时间。
有时实在辛苦,也会略动些念头。
一次,他大汗淋漓地担着水桶自言自语道:“和尚吃水翰林挑,纵然吃了也难消”。
那时的他早小有法力,这一语之下,每一餐大众吃完饭都肚子不舒服,饮食不能消化。
师父灵佑禅师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在他去到灵佑禅师身边小参之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僧打一坐,能消万担粮”。
从此,僧众腹中隔阂即完全解除。
他深感惭愧,即收摄身心,继续苦行服务寺中众僧。
如今想来,灵佑禅师那时的境界已经比他这时还要高出不少。
他还记得他的胞姐曾因挂念他这个亲弟弟,远道由长安去往沩山寺看望他这个亲弟弟。
待看到他长途往来运水的折腾不已之时,心中不忍,便向寺院施舍了许多脂粉钱,为沩山寺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饮水磵,当地民众美其名曰“美女磵”,从此解决了沩山全山普通百姓长途搬运生活用水的困难。
不久之后,他的苦行僧生活圆满结束,开始三年的闭关修行。
那时候,他的禅定已经是寺里除了灵佑禅师之外的第一人。在长期的各种劳作之后,他将这些外缘都通通放下,一心参禅。三年圆满时,他犹没有破关而出。
师父灵佑禅师见他关门紧闭,便亲自到关门外三呼“法海”之名。
他从禅定中醒来,一朝顿悟。
便是那时,佛祖赐下了锦斓袈裟、金光禅杖、降妖金钵。
他在关中应声而出,关房门窗毫无损坏,是圆满得道的标志。
那时,他虽然未到地仙之境,但也差之不远矣。
他圆满得道的消息传遍四方,一时间,寺内外僧俗大众皆来亲近问道,为避俗讳,他受了师命,外出游历江西庐山等地,最后来到了金山寺驻锡禅修。
这一晃便是很多年过去。
他犹记得当初胞姐的音容笑貌,还有她对自己的爱怜之意。
法海心中不免生出一番悔恨之意。
当年胞姐远嫁,他亦未曾亲自送亲,自从胞姐去到沩山寺看望他之后,他便再没见过胞姐一面。
他虽然成就地仙境,但却真正成了出家之人。
父母双亲故去之时,他亲自超度亡魂,但自从出家为僧之后,他便再从未见过双亲。
如今想来,他是否真的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