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之上。
摒弃了一切杂念,嘴中开始低声念道。
“汝及出家须立志,求师学道莫容易;
烧香换水要殷勤,佛殿僧堂勤扫拭。
莫闲游,莫嬉戏,出入分明说处去;
三朝五日不归家,妙法何曾闻一句。
敬师兄,训师弟,莫在空门争闲气;
上恭下敬要谦和,莫轻他人自逞势。
衣食难,非容易,何必千般求细腻;
清斋薄粥但寻常,粗布麻衣随分际。
荣华止在紫罗袍,有道何须黄金贵;
解三空,明四智,要超初果至十地。
礼观音,持势至,别人睡时你休睡;
三更宿尽五更初,好向释迦金殿内。
点明灯,换净水,礼拜如来求智慧;
报答爹娘养育恩,天龙八部生欢喜。”
法海越念越顺,不知何时,那已经瞎掉的眼角处不自觉的流下了两行浊泪。
他口中所念的这篇《警策笺》是他出家为僧之时,他父为他写的赠别之策。
在他生机已然不多,几乎是弥留之时,他的脑海之中不知为何闪现出的不是其他佛门中的经义。
而是这篇《警策笺》。
法海终于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的脑海中不知何时清晰的出现了那曾经的老父老母的面容,还有他那胞姐的身影。
匆匆离别数十载,他们都已经转世投胎去了。
而他终究没有成为父亲口中所期望的那高僧。
或许他曾经无限接近父亲的期望。
但是他终究迷失在了魔障之中。
就是在这篇策励入道文字的鼓舞之下,他才能坚定禅心,一心苦修,从而幡然得悟,承蒙佛祖赐下锦斓袈裟、金光禅杖、降妖金钵。
可是为何他会变成今日这副模样呢?
他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他明明可以做一个父亲希望他成为的那般大德高僧。
可是他终究是走入了歧途。
在求得生命真谛而真实修行的菩提道上,他没有求得本真。
反而丧失了自我,丧失了最起码的人性。
他被前世之因果所影响,将仇恨记挂的太深。
一步错,步步错。
直至深渊!
即便是被心魔入体,他依旧不能参透嗔痴执念,依旧想要谋算许仙。
如今想来真是太过可笑。
依靠谋算他人得来的,终究不是大道。
终究是落入了下乘。
终究是误人误已。
他心中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