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张真人,久仰,久仰!”
热情接待张元空的僧人,满面红光,精神干练,看上去象大掌柜多过象个和尚。自称“明心”的他,正是现在清源山这边的“住持”,道观、佛殿,皆其一肩挑之。
“红花绿叶白莲藕嘛……张真人,何必这般认真?”
按照明心的说法,这里本来确实是道流的地方,但武荣这座城市中,排名第一的信仰永远是海神娘娘,然后就是如富美宫那样的各种地方神祇,然后又有百方夷教传播,就连科举正途往往都不是年轻人的第一选择,更不要说佛道两门了。
“总之,世道艰难啊……”
香火不断萎缩,终至难以为继,当地负责道士向龙虎本山哀号着求援无数次后,张颠终于在无奈之下,默认了佛门的进入。
“这个鬼地方啊,香火太难了,大家拢在一起,日子还稍好过一点。”
明心本身来历,张元空倒是知道一二。近年来,净土宗为了传播信仰,广大佛光,精心筹备:与若干商人世家合作,训练出了一批极为干练的持事僧人,用张颠的话说就是:”这批人懂不懂佛法另说,但怎么推销佛法,那绝对是懂的!”张元空对这事印象颇深,如今攀谈一时,便大致搞清了他出身来历。
(不过……师父还真是想得开啊。)
同意把这极好的山林让渡一半给净土宗,张颠的条件是他们必须保证:余下一半的地方里,每年仍能贡献出比过去更多的香火,和凝聚比以住更多的信徒。而对此,明心很骄傲的表示,自己绝对对得起上头的信任。
“其实这地方人很愿意在供神上花钱的。”
啧啧有声,明心快速得报出若干数字,分别是过去三年当中武荣地方获取香火最多的十家寺观,以及香火值增加最快的十家寺观。
“要论香火增加的速度吧,咱们清源山这里两家都进了前十,可要数到香火银子的总数,那咱们两家加一起也不够看。”
遗憾的摇着头,明心叹气说,这地方的事业,实在是太难开拓了。
“须不是洒家夸口,当年洒家也走过许多地方,那里不是三年二载,便让他翻身变样?只有这个地方……唉。”
听得一阵眩晕,张元空的本能反应是厌恶,-却也知道这样的经营人才对一个教团来说确属必须---身为张颠首徒,他参与处理教中事务程度颇深,张颠每日里是如何为山上山下数千口人的吃喝拉撤操碎了心锁老了眉,他也不是没有见过。
(唉,同是护法……莫分彼此了。)
且不说明心怎么也是由道门请过来的人才,再怎么讲,看到佛殿钟鼓,总是比看到那些夷门蕃教让张元空来得愉快一些,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与明心热情交谈,张元空心里倒是明白了另外一件事。
(这样善于传道经营的人,也要被逼到城外,还要和我道门聚拢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