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丧期,我先不过来了,别让别人抓了你的小辫子。”李连翘说。
“嗯?阿翘,你怎么变得这么懂事了。”赵光义懒洋洋地说。
“我就是为了你能夺取天下,如果你失败了,我也就白忙活了。”李连翘说。
“嗯。”
“这会儿是老太后最容易说出让你继承皇位的时候,我推了她一把,她也说了。”李连翘说。
“还是我刚才说的,我怕大哥会不认。”赵光义认真起来了。
“皇帝的意思,就是拖到他儿子二三十岁,那时候羽翼丰满,如果赵普、徐矜这些人帮忙,你这个皇叔也动不了他了。”李连翘说。
赵光义这才发现李连翘都算好了,认真地听她继续说。
“你不需要皇帝兑现诺言,你需要的就是在这十年里韬光养晦,把人结交好,而这个传位的约定,是一个故事,有了它,就有了当皇帝的借口,讲好它就可以了。”李连翘说。
赵光义点点头。
“你是开封府尹,这个职位这几十年,都是给皇储的,对吧。”李连翘说。
“没错。”赵光义一直也想过这件事,开封府尹这个职位,是不是意味着大哥准备传位给自己,但是后来发现,可能是自己自作多情。
“不需要真的是,外面人觉得你可能就是,那就够了。”李连翘说。
赵光义觉得这句话是在太有深意了。
“多纳几个妃子,多生几个儿子。”李连翘继续说。
“想娶你。”赵光义说。
“行啦,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等服满了你就娶几个侧妃,最好父亲或者哥哥是强藩节度使,这样你哥哥再动你,就要掂量一下了。”李连翘说。
赵光义猛地想起,之前在太后那里见过,李处耘的小女儿今年才十三岁,长得俊俏得很。
三年后太后的丧期到了,正好适合婚配,这事得改天联系一下。
“怎么了?已经在算娶谁家的了?”李连翘问。
“李家的。”赵光义也是实话实说。
精明如李连翘,也没有搞清楚这句话的玄机,以为说的是自己,不由得噗嗤一笑。
“油嘴滑舌。”李连翘轻轻用指尖点着赵光义的肩膀。
“还有更滑的呢,要不要试试看……”赵光义说。
如果说阴谋和算计是一门学问的话,今天开始,赵光义正式出师。
宫中操办杜太后的丧事,这一忙就是百日开外,虽然大宋以仁孝治天下,但这百日之后,也就都除了丧服,照常办公过日子,只有赵匡胤被宰相王溥大人要求拄着一根手杖,表示自己因为哀伤而身体不好。
这都是过去的古礼,在宋逐渐被一一复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