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日没过来了。”
“这茶叶就是你哥买的,我都快喝完了。”
周叔说着,指着见底的茶叶罐跟韩胤说。
韩胤抿着嘴点点头。
“知道了,来的匆忙,下次一定给你带好茶。”
说完,韩胤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环顾工坊四周,还和从前一样。
空气里弥漫着胚子的香气。
木材在火灶中噼啪作响。
烧瓷器,重在一个“烧”。
火候的掌控,空气的流通,成为了瓷器能否成功的关键。
特别是春雨玉碗,极难烧制。
这也是单价特别高的原因。
江南余氏定制这春雨玉碗,也是知道整个三州,只有凌风的老师傅能做出顶级的玉碗来。
想到这里,韩胤开口道。
“周叔,江南余家的春雨玉碗,烧好了吗。”
周叔一听,放下茶杯,笑容满面的指着那一炉窑。
“余家定三只,但烧窑都是成双的,那炉里有两只。”
“你今天来的是时候,不小两个小时,那炉中的春雨便烧好了。”
韩胤十分欣喜。
开窑是大事,今天赶上了,真是三生有幸。
等待的时候,韩胤问起了江南余家的历史。
“周叔叔,江南余家为什么每年都要定春雨碗,还要定三只呢。”
周叔抿了一口茶汤。
面带微笑的对韩胤说。
“感情你小子是跟我打听情报来了。”
“还空着手,没有诚意。”
韩胤不好意识的挠挠头。
周叔叔算是手艺人,韩辙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一定不会知道韩胤和冯瑞泽打赌的事情。
来的确实草率了些。
周叔叔哈哈大笑。
整个工坊都回荡着爽朗的笑声。
“你还真是和你爹一样,脑子转的飞快,手跟不上。”
“好,我今天就跟你说说,江南余家为什么要定制春雨玉碗。”
韩胤认真的听着。
“江南余家是满清时期的名门望族,家中财富无数,但却极为低调。”
“当时家国动荡,余世祖上为自保,练武强身,练来练去,闯出了名堂。”
“民国时期,余氏的柔拳名震天下,守卫一方。”
“当地百姓人人学习,柔拳得意发扬光大。”
余氏曾经的盛况,从周叔的眼神中便能知一二。
韩胤问道。
“既然从前如此风光,为何最近几年如此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