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这么低的价格,还有钱挣?

作者:南山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王富贵主动的邀请他,把楚王府棉布售卖的事情交给了他。

长安城到倭国已经有很成熟的线路,棉布通过船只运输到登州,再换成海船,运输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一旦大唐精美的棉布登录倭国市场,那些麻布基本上就不会再有任何生存空间。

至于这么干了会不会导致大量的倭国百姓失去生计,这就不是九条信一关心的事情了,更加不是李宽和王富贵会担心的事。

越多的倭国百姓没有生计,大唐就越容易从倭国招募到各种廉价的帮工,甚至是奴仆。

自从第一批去到大唐当奴仆的倭国人被特许回国探亲之后,倭国内部就掀起了一股去大唐当奴仆的风潮。

要知道,大唐勋贵家的奴仆,日子也比倭国国内的小地主过的要舒服啊。

“这一次,你也不要想着挣多少钱,挣钱的机会以后还多得是。不管麻布在倭国国内怎么卖,我们的棉布跟它们一个价,一文钱都不需要多花,就可以买到质量更好,外观更漂亮,更加吸汗和保暖的棉布,想必没有几个倭国人会拒绝吧?”

王富贵现在深谙做生意,第一笔挣不挣钱不重要的逻辑。

只要垄断了倭国的布匹市场,到时候棉布想卖什么价格,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再说了,自家王爷没有打算把棉布当成是一个暴力行业,而是希望保持合理利润之后,细水长流,将所有国家的传统麻布产业给摧毁。

到时候,棉布的价格就由大唐说了算。

最关键的是,市舶都督府为了棉布在海外的健康发展,还专门发布了一个规定所有出海售卖的棉布,都必须取得当地市舶司的许可才行。

否者,船只根本就不允许出海。

这就杜绝了到时候各家争抢海外市场,互相杀价的行为。

后世的华夏企业,就没有少干这样的事情。

据说同是兄弟企业的南车北车,就因为在海外杀价杀的太厉害,搞得亏本挣吆喝,才把要求统一合并的。

如今,李宽并不觉得大唐的勋贵的觉悟能够比后世高。

“王掌柜,其实我们把棉布的价格定在麻布的两倍左右,就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跟麻布一样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

虽然九条信一不清楚国内的麻布具体价格,但是大体的区间还是有印象的。

如果按照王富贵的做法,这批棉布运输回去之后,剔除运输成本,估计就真的挣不到什么钱了。

“我们要放长线钓大鱼,如果我们只是瞄准了有钱人的口袋,那么把棉布的价格定在麻布的三倍四倍,甚至更高,都是有人买的。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所有买布的百姓都去买棉布,棉布的价格就不能比麻布贵。哪怕是一丈就贵个一文钱也不行。”

能够不亏本就垄断倭国市场,王富贵已经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