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了,并不想一开始就高价售卖棉布。
反正来日方长,只要倭国这个市场拿下了,以后还能没有机会挣钱吗?
“行,我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这个定位去售卖棉布。一年,不,就三个月,我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可以让倭国所有像样的麻布铺子,全部倒闭。倭国人只要买布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楚王府出产的棉布。”
有了王富贵的这个定价要求,九条信一对于推广棉布,那是充满了十二分的信心。
之所以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是因为我国内部的交通状况不大好,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棉布铺到各个地方去。
“百济那边,如果你还有多余的精力,也可以在那里售卖。反正我要看到在明年之内,大唐四周的各个国家,都用上我们大唐的棉布,让他们跟大唐子民一样享受物美价廉的棉布。”
王富贵突然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起来。
虽然自己做这个事情有着特殊的目的,但是结果却是百姓们用上了更好的棉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造福于民了。
……
严良今天很忙!
作为长安县警察署的署长,昨天他就收到了王富贵的联络,让他今天多安排人手去西市维持秩序。
楚王府的棉布铺子要开业了,去附近维持一下秩序,这也算是份内事。
严良倒也没有想太多。
不过,等到他骑着自行车来到楚王府棉布铺子附近的时候,才发现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人山人海!
严良只能用这个词语去形容眼前的景象了。
虽然《大唐日报》今天才刚刚开卖不到两个小时,但是长安城里很多人都已经养成了早上看一看《大唐日报》的习惯。
所以楚王府的棉布价格,很快就被大家知道了。
很多人早饭都来不及吃,就立马安排下人去现场买几匹低价的棉布回来,看看跟自己的棉布质量有什么差异。
毕竟,长安城的勋贵,有一家算一家,只要上得了台面的,多多少少都跟棉布扯得上关系。
毕竟李世民的“功臣榜”上面,所有的功臣获得的赏赐,最主要的就是河东道北部的广袤土地。
在李宽的推动下,这些土地全部都种上了棉花。
虽然有些人家很单纯,就只是种植棉花,然后售卖给别人,连脱粒都懒得搞。
但是更多的勋贵却是习惯了什么事情都自家搞,纷纷从棉花脱粒、棉纱纺织到棉布制作,全部都自己搞定。
这些人,对于楚王府的棉布降价,其实是最敏感的。
“署长,前面呼唤增援,您快多带一些兄弟们过去帮忙!”
当严良使出浑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