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在后来逐渐站稳脚跟后,回报也是非常惊人的。
如今的大明粮食始终处于短缺状态,只要手里有粮食根本就不愁卖,而且价格还很不错。现在大员的粮食出口已经成为郑家的又一项稳定财源,更是郑家交好各方的利器。
郑家现在常年向济州岛供应粮食,换取兴汉军的各式产品,双方的互补性非常强,合作的也颇为愉快。
鲁若麟面见郑采的时候希望郑采能够将这些物资直接送到辽南,省去上下货的麻烦,而且兴汉军那时候运力非常紧张,船只也不够用。
对于这个有点过分的要求,郑采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想要鲁若麟欠人情也是不容易的,何况郑采也想到辽南去看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亲眼看一下心里总是没底。
跑到辽南转了一圈的郑采见兴汉军在辽南投入这么大,心底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也被兴汉军的大手笔所折服。自家还在南边苦心经营,人家已经开始涉足天下角力了。
郑采不是那种目光短浅的人,大明的问题很多人都能看得到,只是局势还不明朗罢了。
这天下就很难有三百年的王朝,大明怎么看都有点难以支撑的感觉。郑家一直窝在南边固然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也难以在变天时获得什么好处,有得必有失吧。
从辽南回到济州岛不久的郑采得知了陈新甲到来的消息,郑采就知道局势将要大变。果然,没几天就传来了兴汉军归顺朝廷的消息,作为兴汉军的重要合作伙伴,郑采也受邀观礼。
看着陈新甲神采飞扬的宣读诏书,郑采觉得朝廷真的是没落了。自己无力收复失地,还要借助收编兴汉军才能掩饰自身的无力。但是鲁若麟岂是受制于人的角色,以后说不得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现在朝廷已经没落至此,郑家也要早做打算才行。
郑采决定回去一定要提醒郑芝龙,大员的开发必须要加大力度了,那里才是郑家未来的根基。岛上的红毛鬼子也要尽快赶走,完全将大员掌握在郑家的手里,到时候郑家才能进退自如、伺机而动。
完成收编任务的陈新甲心情非常愉悦,兴汉军,哦,应该是金州军支援朝廷的兵马也出发了,他身上的担子徒然一空,也开始有时间好好逛下济州城了。
前几天陈新甲因为心思重重没有怎么留心济州城的情况,现在静心看下来才体会到济州城的不凡。
论规模济州城远远无法与京城相比,但是在其他方面就完全把京师秒杀了。
环境干净、整洁,房屋高大气派,市面繁荣、活力十足。城市里的居民衣着整洁光鲜,大都气色红润,脸上也多挂着笑容。
街面上也看不到成群的乞丐和流民,不时有一队队威武的差役巡逻有过,市面上依旧人声鼎沸,但是却给人一种分外安宁的感觉。
此时的陈新甲身着布衣,在周经历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