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就会和蔼可亲的,虽然话不多,但夸她的话最多。
“小妍,爹这腿脚都不太方便了,不想出去。再说了,你爸经常过来陪我,够了。”
给爹娘买的房子跟家只隔着一幢楼,挺近,非常方便。
吃饭的时候,赵姨也劝二海爹多走走,要活动活动手脚,对身体有好处。
王炳开最近好了很多,基本恢复如初了。
王妍还是担心着她爸,坚决不让他喝酒。
二海爹跟亲家开玩笑地说:“亲家,闹了一回病,把个支书弄丢了,后悔吧?”
“要说后悔啊,还真有点,做干部做惯了,下了台还真不习惯,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还是原来每天忙着村里的事充实。”
“你每天都充实了,可把我累坏了,家里家外的忙,没个帮手不说,村里来人了,还要回家帮你们做饭,我就是你们王家的奴隶。”杜翠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
“是苦了你了,以前小妍还小,孩子也是你带大的,我很少管家里的事,现在想想,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了。”王炳开看着杜翠说。
有了这句话,杜翠的心里有了安慰。
“妈,也不能这样说吧,爸做支书,你就是支书夫人,在村里可有面子了,对不对?”王妍笑着说。
这倒是实话,在村里,没有人敢薄杜翠的面子,得罪她便是得罪了村支书。
“那是,这么多年,你娘我在村里走路都是横着的。”杜翠有点得意。
“外婆,你原来是螃蟹吗?”李恒眨巴着眼睛问、
一屋子人笑得前仰后合。
二海爹却一本正经地说:“大孙子,不可以这样说你的外婆,要尊重长辈。”
“不是外婆自己说横着走路的吗?那不是螃蟹是什么。”小孩子会较真,他才不管你的教训呢,有点生气,说完还撅着嘴。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真好。
第二天下午,林娟打电话来,说张二谋来了,准备对山水剧场进行改进,张导指名道姓地要请他过去吃晚饭。
李二海看了一下行程,下午正好有空,便提前到了丰南村,他要先去找王大奎。
到了王大奎家一看,院子落了锁。
正要走,有邻居过来,看到是李二海,赶紧过来打招呼,说最近王大奎总是往正玉娘的坟上跑。
李二海便去了后山。
奎叔老了很多,背都佝偻了。
在李二海的印象中,王大奎总是精神抖擞的,无论是站是坐,都腰杆笔直,一直是李二海的偶像。受他影响,现在的李二海就有当年王大奎的影子。
人,不经老,说老就老成了这样。
“奎叔。”
李二海叫了一声,王大奎缓慢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