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乱象丛生

作者:齐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对原有社会制度的信心就轰然倒地了。

事实上,1985年的涨价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从那时起,一直到1996年的12年间,中国的cpi年均增幅达到了11.2%,有5个年份cpi高于10%,其中1994年更是达到了24%的历史最高点。

这12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12年,也是中国社会最为浮躁、最为动荡的12年。如今的林振华,就站在这12年的门槛上。

如果大家不能理解这一组数字的含义,那么不妨穿越回后世,去看一看2011年的场景。这一年,在砖家们的嘴里,是物价飞涨、经济濒临崩溃的一年,而事实上,2011年中国的cpi仅仅是上涨了5.5%而已。如果5.5%的cpi就意味着经济濒临崩溃,那么12年间cpi年均增长11.2%,已经足够中国崩溃24回了。

“价格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何海峰说道,“咱们国家的价格体系不合理,尤其是重工业产品价格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商品经济的发展了。现在一吨钢材的黑市价高达5000元,而工厂只能拿到1000元。钢铁厂无法从产品销售中得到足够的利润来扩大再生产,而市场上却因钢材短缺而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

“国家是怎么考虑的?”林振华问道。

何海峰道:“现在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国家应当加强计划控制,避免物价过快增长。另一种认为国家应当彻底放弃控制,取消票证,允许物价自由浮动,由大乱而生大治。你别说,现在后一派观点,还占着上风呢。”

“老何,这些东西,我是真的不懂。”林振华道,“不过,我有一点疑惑,咱们说搞改革,怎么会越改越乱了呢?这个问题可不单是我这样想,机械委的朱司长也是这样说的。他甚至说,还不如回到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去呢。”

何海峰点点头道:“像朱司长这种牢骚,我们体改委已经听到无数了。不过,大家也就是发发牢骚,计划经济的缺陷,他们比谁都清楚,当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是这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呼声最高的。目前出现的这些乱象,总的来说,就是新旧两种体制转轨时候出现的必然现象。

计划经济年代里,我们是通过国家行政命令来管制经济。而纯粹的市场经济呢,是通过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现在咱们国家放松了计划管制,经济约束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就导致了管理上的失控,出现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何岚皱着眉头道:“爸,你说的也太复杂了吧?还有,我记得你是学工业的,怎么现在说起经济也一套一套的?”

何海峰笑着说道:“没办法,我现在就是干这一行的,不懂这些哪行?”

说着,他回书房拿过来几本书,交给林振华道:“小林,这里有几本国内学者新出的书,对于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形势分析得非常不错,你拿去看一看。你现在也是一个大企业集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