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自己无法归来,将小王子送了过来,代自己彩衣娱亲。
菩珠停步叫了一声许公,跟着的土狗也汪汪了两声,老者这才惊觉,转头见她来了,忙停了下来。
这老者名许充,是此处驿官,管着几十号人。虽是个小吏,但在福禄镇上,人人见了他,也是要尊一声许公的。
“公”是庶民对官身或名望之人的尊称。旁人这么叫自己,许充习以为常,但知她身世,菩家虽早就获罪落败了,名望犹在,他不敢托大,摆手笑道:“不敢不敢,小女君叫我许翁便可。小女君可是来寻你阿姆的?外头冷,快进去吧,莫冻着了!”
菩珠言谢,拍了拍土狗让它回家,自己走了进去。
她对这里熟门熟路,进大门后,没走正堂,取侧旁的一条便道,通过前庭,很快到了位于后头东壁的庖厨。
灶屋墙上的窗里透出一片昏黄的灯火之色,里面人影走动,门半开着,飘出一股食物的香气。
这是西去玉门路上所余的最大的一个驿了。再过去,沿途虽还有几个驿点,但都很小,吃食种类也单调,远没这里齐备。所以西去的使团一般都会选在此地补充接下来路上所需的尽量多的干粮。
要给几十个人准备至少几天的干粮,庖厨里人手也不多,忙碌程度可想而知。
菩珠走到灶屋门口,掌厨事的张媪和另个妇人挽着衣袖正在大灶前低头忙着炊饼,却不见阿菊,墙角那只大水缸前的地上有水渍,一旁的水桶和扁担不见,知她应是去挑水了。
驿里原本有口水井,说是因为去年久久没有雨水,井水干枯,后来再满起来,水却混了,待它自清之前只能洗衣濯足,庖厨用水要从打在镇头的另口公井里取。镇子虽小,但从驿舍过去也有一里的路。
阿菊天哑,又任劳任怨,这种事,自然就派她了。
菩珠没惊动里头的人,回身出驿舍后门,正要往公井去,抬头看见对面来了一个挑着担子的瘦小身影,腰背被肩上那一副满水的水桶压得微微佝偻,正低着头,往这边疾步而来。
“阿姆!”
菩珠叫了一声,快步奔了上去,到近前,发现这么冷的天,她的额头却沁出了汗,来回都不知已经挑了多少担了。视线掠过她肩上那副被水桶压弯的扁担,脑海里忽又浮现出前世印象。想到再不久,她的菊阿姆竟会那般离她而去,忍不住眼眶一热。
她自知无论如何也是挑不起这两只加起来足有七八十斤的担子,强试的话,若是翻了水桶,反倒是在帮倒忙,说:“阿姆,你先休息喘口气,我们一只一只抬进去吧。”
阿菊停步放下水担,摇头,又指了指她的额。
菩珠从小跟着她长大,不用言语,有时甚至不用任何动作,只消她的一个眼神,便能懂她意思。
她说自己才生过病,不许做事。
幸好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