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博古通今

作者:铁头葫芦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和提拔都是唐伯虎的风格,可是唯独少了一个最能够确定他身份的印章。”

许明军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

要知道,对于古代文人而言,印章是最能证明自身身份的一个物件。

在唐伯虎流传于世地一百二十多福画作之中,每幅画都会有他的印章。

因为,这幅画虽然像极了唐伯虎的风格,但是仍然给不出一个有力的证明。

“我就说嘛,哪有这么容易容易就能得到唐伯虎的真迹。”

李世在一旁冷嘲热讽地说道。

陈逸对此倒是微微一笑。

“这确实是唐伯虎的真迹。”

说着,他指了指画作左侧的题画诗,“你们看这首题画诗,特别是这句。”

古代的画作,一般会有题画诗。

而这幅画作之中,则有一首《桃花庵遇仙记》

【那时那日此门中,桃花树下初相逢。】

【只见仙人种桃树,未闻仙人看花红。】

【朝朝期待仙人顾,日日桃花笑春风。】

......

【春来三月香风送,便是晚晴问君安。】

许明军沉默了片刻后,说道:

“这首诗与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很相像,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

林东鹏也点了点头,

“这首诗相较于《桃花庵歌》,显得更为青涩稚嫩,没有是唐伯虎诗作的那种沉稳。”

陈逸倒是摇了摇头,

“大家都将这首诗和《桃花庵歌》作比较,我倒是觉得这首诗和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更相似。”

“你们看,‘那时那日此门中’对应的是‘去年今日此门中’,‘日日桃花笑春风’则是对应‘桃花依旧笑春风’。”

“几乎可以认定,这首诗是在《题都城南庄》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那作者为何要改编呢?刚才林老爷子也说了,这首歌的表达情感上稍显稚嫩,所以当时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年纪肯定不大。”

“年纪不大,诗力自然也不雄厚,所以才会对《题都城南庄》进行改编,并且加入了自己的续作。”

林东鹏和许明军等专家纷纷点了点头,很是赞同陈逸对于这首诗的分析。

众人也是愣住,听着陈逸的分析,都是一愣一愣的。

柳如烟等人看向陈逸的眼神,更是变了又变。

敬佩感不断提升。

“年纪不大,却能够仿写作诗,作者估计也就只有十四五岁,那这个年龄段的,按照现在来看,就是青春期,也就是春心萌动的时候。”

“我们在看到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春来三月香风送,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