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博古通今

作者:铁头葫芦娃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晚晴问君安。’这里面提到了一个词语叫做晚晴。

晚晴是什么意思呢?是连日的雨天,这会儿终于天气放晴了吗?”

陈逸的这一问题抛出来之后,瞬间让在场的所有人眉头紧皱。

在古代的诗词中,晚晴可不就是指连绵的阴雨天之后,天气总算放晴嘛?

再不然,那可能就是意象,喻指那些拨开云日见月明的新兴事物。

那这首题画诗《桃花庵遇仙记》会是这个意思嘛?

感觉这两个解释放在这首题画诗里,似乎都不搭。陈逸的这一提问,确实难倒了在场的所有人。

五名专家当中,其中一位对诗词颇有研究的老人猜测道:

“难道是指人名?晚晴是一个人的名字?”

陈逸点点头,“确实是一个人名,而且这个人是唐伯虎的初恋,慕晚晴!”

“唐伯虎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就像这个时代的青春期少年一样,对外界的新环境对事物都抱有美好的幻想。

当日,正值青春的唐伯虎在桃花树下与慕晚晴初相逢,慕晚晴在桃花树下回眸一笑,深深牵动着唐伯虎的心绪。

所以结合整句诗来理解,这首诗以及这幅画,都是唐伯虎为自己的初恋慕晚晴所创作的。”

陈逸的一番解释,瞬间让围观群众发出一阵惊呼。

“我去,原来这小哥不仅对古代的文物颇有研究,在诗词方面也是非常精通啊...”

“我惊呆了,这小哥是学霸中的学霸啊!”

就连一旁的唐韵,看到陈逸的侃侃而谈,眼中也是异彩连连。

这时,林东鹏也只得无奈一笑:

“陈小友,虽然你对这首题画诗、以及画作的内容解释地非常合理,但是,要鉴别字画,还是得有证据进行论证才行得通啊。”

陈逸不可置否地说道:

“林老爷子说的是,不过考究证据,确实是有的。”

“其实大家仔细查唐伯虎的资料会发现,唐伯虎在十五岁那年进入南苏府秋山院,成为了一名府学附生,而当时的南苏府秋山院,不仅以讲学之风闻名于天下,更是以其后山的桃花林为世人称道。”

“唐伯虎笔下的桃花林,应该就是他在在南苏府秋山院求学时候的那片桃林,因此可以印证唐伯虎当时的年龄。”

陈逸这么一说,其他人纷纷查出手机,去搜索唐伯虎的相关资料。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唐伯虎年轻时候的信息。

唐寅,生于成化六年(4年)二月初四。

于成化二十一年(4年),进入南苏府秋山院求学。

“我去!这小哥哥这么恐怖的嘛!”

“简直是博学多才啊!学霸中的学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