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都兵临城下了

作者:赤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铠甲,发出雨打芭蕉一样的密集的噼啪声,这时的楚军光顾着应付晋国人的石弹打击,没有听到晋国军中鼓号的变换。

晋国军中,战鼓齐鸣,势如山崩。赵氏精锐武士开始冲击了,领头的赵氏武士一边冲锋,一边发着口令:“枪竖直……预备……枪放平……全速奔驰,冲击!”

随着晋国士兵的号令,起初,晋国骑兵的重骑仿佛一座移动的森林,枪杆比林木还茂密,直直的竖立在阳光下;紧接着,枪尖放平了,晋国人仿佛一座移动的浪潮,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那道钢铁洪流向滚石下山一般,向楚国人碾压过来。

剧烈的冲撞紧接着发生在两军分线上,枪杆战争,楚军士兵被撞飞,赵军士兵站来翻倒,整个天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叫嚷声,有声嘶力竭的呐喊,有绝望的呻吟,有剧烈的碰撞声,有兵器清脆的碰撞声,有血液的飞溅声,钝器的打击声……

不等楚军反应过来,赵兵第二彻的冲击到了,他们冲到了两军分线,轻提一下马缰,战马越过横陈在阵线上的尸体,或者加快马速,穿过激战的双方士兵,顺着楚军的缝隙钻入楚国阵线,剧烈的撞击使得赵兵的骑枪断折,赵武的赵兵毫不犹豫的放弃骑枪,并随身抽出第二件武器,或锤,或刀,或斧,就地砍杀起来。

之前,赵武曾记得他在现代,曾在军事论坛上见过网友们讨论西方骑兵与东方骑兵的不同发展方向。骑兵巨大的冲击力是不可忽视,在撞击过程中,骑兵自己手里持的枪是对骑兵本身最大的伤害,因此,中国骑兵与西方骑兵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西方的骑兵发现了苹果木,苹果木容易碎裂的特性,使得西方骑兵找见了保护骑兵手臂的最佳枪杆,他们用苹果木作为骑枪的材料,走上了重型骑兵的道路——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苹果木是一种外来植物,由于本土没有苹果,这种植物,或者说苹果传入中国的时间太晚,为了不让骑兵冲击时,由于枪杆的坚韧,撕伤骑兵的手臂肌肉……于是中国开始寻求枪杆的弹性。

于是,在唐代,中国骑兵最鼎盛的时期,我们发明了马槊,依靠枪杆的弹性来缓冲骑兵冲击时,枪杆对骑兵手臂的伤害,但马槊制作台费工夫,于是,自唐以后,中国骑兵的发展方向在普遍得向轻骑兵以及弓骑兵转换,于是就形成了东方骑兵与西方骑兵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论坛上讨论这件事的时候,有位大侠也曾提醒到,其实,中国也有相应替代苹果木的木材,比如椿树,也有类似苹果木一样容易碎裂的特性,完全可以依靠碎裂时吸收的势能冲击,保护骑兵的手臂。

赵武在发展骑兵的时候,这种从无到有发展过程是他历经改革,在与齐国人的交战中,赵氏骑兵因为骑枪过于坚韧,使得他久经训练的骑士最终成了一次性兵儒,在交战当中,赵武偶然想起这段搞笑的事情,于是,赵兵的骑枪开始悄悄更换,这次来南作战,赵氏骑兵大多更换了椿树枪杆,在骑兵冲击中,科学展示了它应有的威力,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