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的底部,虽然也镶嵌一圈底边,但中心的底儿,依旧是葫芦材质,能看到脐儿——脐儿就是葫芦底部那个类似同心圆的一小处。
有脐儿,就说明这个匏器笔筒在制作的时候,用的就是原底。这是很难的。
因为葫芦花落果出,它就是圆的,要把一部分套模长成方,相对还好说一些,但要是连底儿都弄成四方平面,模具得非常考究,而且技术要求也高得多。
李承越发相信,这绝对是清末民初津门制葫高手所为。
等他再次翻过一面时,顿时脸部火烧火燎——他鉴定错了!
在接近底部的侧面,出现一枚葫芦形印章,这个印章,也是用模具套印出来的。
凸边,阳文,四字楷书:九功恭制。
我去!
根本不是清末民初的津门手艺,而是康熙朝太监粱九功兴建造办处时的宫廷制品!
这是御制用品!难怪有这等精巧手艺!
最近几天很忙,过几天补上所缺!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