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雍正二年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第二次雍正十三年去世,时年57岁,去世前封固伦/公主——固伦/公主是皇后所生的嫡女才有的称号,而她的母亲只是贵人郭络罗氏。
且不说固伦/公主下嫁的隆重,世间富贵又能有几代?
多罗郡王在乾隆后期开始全面衰败,这件衣柜被后人转售给道光朝著名的茶马商人彭继铭。因为太沉太大,彭家只能分拆,用两辆马车将这件箱柜搬运至钱粮胡同彭府宅院。
正因为这件衣柜从王府运走,很幸运的躲过清末民初那段混乱的“搜罗王府”风潮。
彭府四合院的主人,几经变迁,它始终静静地站在西厢房的角落,任由灰尘蒙面。
一直到1953年,国内资产重整时,它又被人翻出来。
这一次,它被运送到龙顺成硬木家具厂仓库,又吃了三十年的灰。
1983年,李汉翔因为拍摄《慈溪传》系列电影(分为《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同治中兴》、《变法维新》、《八国联军》五大部分),寻找清宫家具时翻出来,被他以两千五百元外加一千斤粮票买走!
于是,这件箱柜,在清水山房(翔叔的收藏斋号)重焕生机,待了十三年。
去年十月份,翔叔为了筹备李殿馨的婚礼以及重出江湖的电影资金,他委托嘉尔德拍卖,一次性拍卖二十八件各式明清家具,其中就有这件大四件柜。
当时翔叔设置的拦标价过高(十八万美元),导致这件大四件柜流拍。
也幸好流拍,否则自己哪能上手?
其实,十八万美元的价格一点也不高,李承清晰的记得,2017年,这件大四件柜,最终落槌价为八千六百万元的价格!创古典家具成交价记录!
这件黄花梨大四件柜,为康熙御制宫廷家具中的典型器,这一点,从纹饰雕刻手法上,以及木作活计手法上,都能看出。
在鸾凤周围点缀有连云纹,采用平底起坡的雕刻方式,边缘铲阴线强调,这是典型的康熙宫廷木刻手法。
在木作设计上,柜下有闷仓,闷仓雕双鸾对飞,中饰四角云纹,周围布连云纹,这是延续明代样式,也是康熙朝的木器家具,特征之一。
所用黄花梨选料甚精,门板等处多是一板开出,纹、色基本一致,久在北方,色如蒸栗,质如琥珀,温润可人。
其巨大的尺寸、精巧的做工、精湛的雕刻和上好的黄花梨用料,让李承惊叹不已!
至于第三件重器,明黄花梨雕螭龙纹方台,李承有些疑惑——这件物品应该出现在去年清水山房的木器专场中,并夺得本场拍卖成交价魁首的,怎么还在这里?
这事有点怪!
贾郑廷的记忆中,这尊方台由马嘟嘟以八十八万元的价格拍走,在2004年马嘟嘟因观复搬迁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