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陪嫁之物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钱,又将它送拍,最终以四百二十九万的价格被一位老藏家拍走。

此后,这尊方台再现江湖,在2015年,最终以两千五百万元成交更换主人,新主人为航大董教授……

“阿承说这顿方台?”李丙生笑着比量一下这尊方台的高度,几达面部,很高,“我母亲听父亲唠叨说它是佛台。当时母亲正为姐姐新婚祈福呢,便要走了,拿去供佛磬。”

这事,有点让人想不通……

李承解释不清楚,也许,这是乱入产生的时空紊乱效应?

算了,不琢磨,能在翔叔家见到这件东西,乃是万幸!

这件东西在古董江湖中很有名。

它,是王世襄老爷子口中“明式家具八病”中的典型之一“臃肿”。

1980年第六期《文物》杂志上,王世襄先生发表的《明式家具的“病”》一文,点名示例中,就有对这件方台的点评,反面的,贬为“八病”之一。

“论其制作,可谓不惜工本,下料之大,用料之费,耗工之多惊人的”。

最后对其的结论是:“笨拙臃肿”。

但同样在这篇文章中,王老爷子拿出自己的鉴定结论:可能原为寺院中用来放置铜磬或法器的方台,因寺庙佛供所特有的庄严肃穆特性,故此繁复臃肿,不类明器。

王世襄老爷子何等人物,国内一等一的鉴定大师,宗师级。

他的“明代佛供方台”鉴定,为这件器物再度披上一层价值外衣——收藏者可不管器物是否臃肿,只求真!

如果抛却王老的“臃肿”一说,这件器物真的太漂亮。

这尊方台,形制独特,在世上已知的万千古旧家具中,此造型的仅此这一例,堪称是绝对孤品。

形体硕重,一般的茶几、花台、香几等台座类器物,多秀雅纤巧,高不过腰,此器则高及人脸,且敦厚粗壮,伟岸雄奇,实属罕见。

工料奢靡,全器用料统一匀净,呈明丽的暗橙黄色,是典型的“一木一器”的做法。

其壮硕的四条三弯腿,整挖整掏,一木连做,并曲面连连,可谓阔绰之极。

尤其是腿足间所嵌的壸门装板,宽阔弯曲,工艺难度极高,手笔大胆绝俗。而上端方台大凹面的奢华做法,也是极稀有少见的。

韵味纯正,该器的装饰风格,正宗典雅。周身所饰螭纹,均用减地浮雕法,韵味纯正,为明清之际黄花梨器物上最常见的经典风格。

这三件物品,是翔叔所藏家具中的绝对精品!

至于其它的,还有一对明代黄花梨官帽椅,也能很有价值,另有清中期铁力木懒汉榻一张,造型颇为奇特。

还有一张明代黄花梨春凳……呵呵,就是金瓶梅中常提到的那种。

春凳又称“双人凳”,顾名思义是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