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国宝来历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航的口粮)卖给他们。

事实上,这些码头工人并没有多少钱,想要全部收购五条船上的余粮,是不可能的。这些人买不起又不舍得放任这些白/花花粮食离开东瀛,双方很快对峙起来——跑长途海运的船只都有相当强的抗海盗能力。

这时,山本悬藏出现,提出置换要求,他拿出来的就是那幅菅原道真的《观梅图》。

朱加华虽然是商人,可江南文风极盛,他自小读书识字,颇有文学功底,又多年跑东瀛商路,自然清楚菅原道真在东瀛是什么地位。

这幅画肯定来历不简单,可让他放弃,又有些舍不得,最终,朱加华还是点头同意。双方很快达成交易,用五条船上的六百五十石大米,置换这幅画。

很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等天色微亮,朱加华就匆匆带领船队返程回国。

事后,朱加华暗自打听过,这幅画来历并不可靠。

事情与米骚/动直接相关。

1918年(大正七年)8月4日,东瀛富山县的八百多名渔妇,哄抢大米商高松长太郎的米店;8月5日,又有一帮妇女,抢了滑川町多家米店;随后的几天中,孩子、老人、渔民乃至农民,纷纷加入,“抢米风潮”逐渐由富山县向周边蔓延,大阪、神户、京都、奈良、和歌山等地受到严重波及,又快速扩散到东瀛全国各地,爆发著名的“米骚/动事件”。

8月11日晚上,大阪三千多名市民,在天王寺公园集合,此时,他们已经不是“抢米”这么简单,开始提出自己的诉求,“降低米价”“打倒市府”“惩办仲小路廉(当时任东瀛政府的农商务大臣)”。

当晚,大阪当局派出五百多名警察,抓走两百多名闹事者,双方在天王寺爆发激烈冲突。

很快,事件扩大,又有三万多的市民和农民参与警察对抗,他们打进米店、各大商铺,捣毁警察派出所。这一晚,米店被捣毁的共有250余家,其他各类店铺四百余家,警察完全束手无策。

事发当晚,菅原道真的《观梅图》,正在天王寺公园内的博览会馆展出,莫名失窃,一同失窃的还有长谷川等伯(东瀛安桃山时代最出名的画家)的名作《名和长年像》。

也就是说,这幅画被偷于1918年8月11日深夜,而交易日期为1919年2月9日。

时间完全符合。

李承已经基本理清楚这中间的逻辑——一定是有人浑水摸鱼,当晚偷盗了这幅画作。

而偷盗者……李承又问一遍,“朱老,那位山本悬藏?”

朱允烈知道李承的意思,摇摇头,“山本悬藏应该不是直接策划人。太祖调查过,山本悬藏当时在东京,筹备八月十四日的日比谷公园大聚会。他应该是异政论者。”

所谓异政论者,就是不同意当前正府,但又算不上革命者的那种人。

这一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