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陈家宗祠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这件事见载于《明史》。

也是岭南陈家一脉,最后一位跻身正史的人物。

更为可悲的是瑶民知道陈琚的身份,随即开始扑杀留在信宜的陈氏一脉,这就是明代著名的“粤西瑶乡之乱”,并引发长达十年之久的“罗旁之战”。

最终,另一位陈姓族人陈璘,带兵平叛成功,为之复仇。

陈璘出自韶关陈,而韶关陈来自中原,与岭南陈氏没什么关系,但因怜同姓,他重新收拢岭南陈氏一脉后裔,重建岭南陈,也就是现在的容垌陈宗祠。

明中期到现在,可不是四五百年历史么?

李承将陈家的历史,信口拈来,把陈氏父子都听呆了。陈数反应非常有意思,抬手就给自家儿子一巴掌,“你也是读书的,怎么就讲不出来这些叨叨?”

陈家明捂着脑袋,直翻白眼,抱屈,“这些东西,即便是修县志的那帮老头子都不知道吧,我哪儿知道?”

现在不兴宗祠,陈家宗祠早些年就分了,自从几年前老族长陈悦行去世后,连陈氏清明公祭都不在一起做。

陈悦行有三个儿子,长子陈大发,次子陈二发,小儿子陈小发,都是陈数的叔伯辈。陈数也不清楚那两件衔杯舞马赏瓷,究竟在不在?若是在,究竟在谁家?

所以,他拿主意,先去找年龄相近的陈小发问问。

李承有点担心,三兄弟分家,万一这件瓷器落在其中一家,会不会造成陈家三兄弟争吵?低声把自己的猜测和陈数说说。

“这样啊……那件什么舞马,很值钱么?”李承一提醒,陈数也意识到,挠挠头问道。

“如果确定是真品,那就很值钱,具体值多少,看保存怎样。”李承没敢说得很满。

“那去大伯公家吧,他家院子便宜点。他是老大,年岁也高,即便东西不在他家,他也应该清楚东西的来龙去脉。”陈数很快改变主意。

这就对了,与李承的判断基本一致,更何况,陈大发作为长子,继承这一对舞马赏瓷的可能要要更高些。

不想动静太大,队伍分成两拨,吴伟陪着李承,还有陈数三人前往容垌陈家,陈家明则和周典开车先去西江温泉酒店定房间,等安顿好了再来接李承一行。

容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竟然还有不少茅草房和土坯墙屋子。

进入村口时,路过一家小卖铺,李承琢磨着,又让吴伟去购置一些稍微好点的烟酒茶什么的拎上,花不了几个钱又能套上关系。

等吴伟和陈数出来时,两人的双手各自拎着一个大网兜。陈数手中还拎着一根风干猪腿,对李承嚷嚷着,“你真是太破费,要是没货,这不就都浪费了么?”

“听长辈讲讲古,也不错啊。”李承笑笑。

“出国的人,就是大气。”陈数的马屁,拍得真生硬。他确实挺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