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沙俄艺术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十五六公分,高约八公分,平足。

李承习惯性端着瓷盘,先翻看底,底款为双头鹰+皇冠图案款,双头鹰上方为皇家瓷器英文,下方为1744,正是俄罗斯皇家瓷器1917年之前的原始标志。

顺手用指腹搓搓瓷盘底部,瓷胎略显粗疏,没有中国精品瓷器的细腻,还真是十九世纪俄罗斯瓷器的特点。

沙皇俄瓷器的成形与中国瓷器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从泥陶制品直接跳跃到瓷器,并没有中间的探索过程。因此,俄罗斯瓷器保留有大量的泥塑工艺特点,对瓷胎的质地,要求并不严格。

这与沙俄的文化发展有直接关系。

研究世界史就会发现,沙俄这个国家很奇怪,在十八世纪之前,它是一个农奴制国家,然后自己就跃升为资本主义,至于中间的封建主义,有,很短很短。

因此,很多文学家及艺术家认为,十八世纪之前沙俄无“文明”。

但经历十八世纪的欧陆文明洗礼,尤其是经过彼得大帝身先士卒的向欧陆各国学习后,十九世纪的沙俄,爆发出让人难以置信的文化潮,一度成为欧陆文化新中心。

瓷器的发展,与文化发展一脉相承,十九世纪初,俄罗斯瓷器的制作工艺,跳跃式前进,因此它身上不可避免带有沙俄农奴社会的特点——不精细,喜繁缛,好华丽。

这种风格一直到沙俄文艺大爆发之后,才慢慢淡化。

在双头鹰厂款的旁边,还有一行蓝色签名款,俄文,李承没看懂,估计就是杜老所说的“瓦列里安”。

看来,自己还有必要关注一下俄文,不要求会说,但基本文字需要能读懂。

要知道,俄罗斯可是世界大国之一,这几年经济条件不太好,抄底俄罗斯艺术品市场,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

再度回到异形盘最精彩的正面塑形瓷上。

这是一件风格极为别致的“游蛇瓷盘”。

盘子的整体布局为一处水泽生态,一条水蟒,扭曲着身子,肆无忌惮的横穿而过,惊得水中的鱼儿、龙虾、青蛙,蜥蜴,要么靠边,要么上岸逃走。

该瓷盘上装饰有多种高浮雕动植物形象:蛇、鱼、青蛙、蝴蝶、海螺、扇贝、海草、树叶等,其凸起的“浮雕”将这些动植物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创意风格来自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世界流行学院派油画。

不得不赞叹俄罗斯陶艺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精湛的瓷塑工艺。

没错,它并非瓷雕,而是瓷塑,是由俄罗斯的泥塑工艺直接发展出来的瓷塑,并非一次成型,而是瓷塑师用陶泥一点点堆塑成型,然后在修的天衣无缝,再送入窑口烤干,再度着色,二次送烧,等色料干着后,再度上釉色,三度高温烧制。

整个工艺非常繁缛。

这是一件典型的俄罗斯瓷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