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红旗20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八十年代末,停薪留职大潮兴起,他在家人支持下,做起小生意,全国四处跑,赚了第一桶金,遂即于九十年代初在进门开设“粤鲜记生猛海鲜”餐厅,没想到生意非常红火。最近几年在京津地区连开四家,成为当地有名的餐厅老板。

这次来中海,想探探中海的餐饮市场,看看有没有机会在中海开一家连锁店。

聊完这些,张苏陵很自然的问道,“李老弟,你觉得,我在中海开店,有戏么?”

对他的计划,李承不是很看好。

饮食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尤其是在中海这种地方,想要让中海人买单,只有学习海派文化。

可学了海派餐饮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风格后,餐馆又变得没有自己特色——凭什么和那些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海派餐厅竞争?

当然,如果张苏陵肯花费巨资去宣传,去养市场,再过三五年,海漂人数上来,倒是有可能成功的,关键他有这资本和耐心么?

所以,张苏陵问“有戏么”,李承只好摊摊手,“我对餐饮行当,可是完全门外汉的。”

“哎呀,哥们,你就说说呗,成不成的就一句话,大主意肯定我和赵梅拿的。”张苏陵又拍着胸口说道。

李承也只能感慨“卫嘴子”果然名不虚传!

“张哥,我猜你的厨师多是京津唐一带的吧?”

“是啊,我的总厨还是一位当年宫内御厨的传人。怎么,你是担心我的厨师做出来的菜肴,不适合中海人的口味?”他反应挺快,很快明白过来李承所的问题。

“我觉得,你还是多走走中海传统老菜馆,比如中海老饭店、德信菜馆、杏花楼,也许更能把握这边的消费习惯。”李承微微一笑。

“去过两家,没感觉又多大差别。是吧?”后面的问句是问他妻子赵梅的。

赵梅一直没说话,她隐隐明白眼前年轻人怕是不看好自家在中海开连锁店。她瞪了丈夫一眼,“多走几家总没错的。”

“是的,我明白这个理!李老弟说的三家中,杏花楼还真没去过……要不,李老弟,中午我请客,一起去杏花楼尝尝?顺便帮我出出主意?”

很多时候,拒绝别人的“盛情”,真的好难。

其实李承更想和泰勒两人,走走石库门的弄堂小巷,逛逛淮海路的老洋房,看看九十年代的外滩……带泰勒仔细感受中国的海派风情。

问泰勒的意见,她的眼睛弯的像月牙,怎么安排都行。

好吧,那就去“蹭”一顿吧。

停车场,两车停的较远,两队分开,张氏夫妇远远看见,有一人拉开车门,让这对年轻男女上车。张苏陵嘀咕一句,“还有专职司机?媳妇,你分析一下,这俩货什么身份?”

张氏夫妇开的是丰田花冠,九十年代绝对有钱人的标配,可自家远没到配专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