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没还价,直接让周典放回车中,又让妮娜宋备档。
这件德累斯顿台灯,可以交由安格列斯操作。
价值未知,但翻个七八翻还是没问题的——七翻才将将一百万,折合马克不过三十万,不贵!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藏家数不胜数,可惜自己没资源。
怪中海博的人不识货?呵呵!
九十年代国内文博业就这个鸟样,国内收藏刚刚走起,国外的藏品,没人研究!尽管李承给赵帆提过以国外藏品换中式古董的建议,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博物馆都会重视。
也许,风还没刮到中海。
李承一行人,走走停停,中海博跑马总会仓库东西不少,像德累斯顿台灯之类的极品,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欧式杯盏、烛台、香料盒、玻璃镜和一些琉璃制品。
两间西洋艺术品仓库,他圈定了六十八件“能入眼”的西洋艺术品,妮娜宋和周凤皋两人记录,周友根简单核算,大约三十万左右的额度。
没那么多时间打开封包好的纸箱查看,也许,那里面还有不少好东西,只能留待明后天吴卫忠他们再筛选吧,反正还有二十万额度。
无论这间仓库中的极品多还是少,对于三人组公司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李承以五十万的“血赔亏本价”,转手给中海博的衔杯舞马瓷,最终还是给他换回高额的利润!
中午,李承一行,在明月楼宴请周友根、周凤皋、秦长青三人,宾主尽欢。
与中海博的合作后续工作,李承没在跟进,他从明月楼出来就匆匆离开——饶老在李承吃饭期间来电话,嘱咐他前往医院看望老友章柏泉。
章柏泉是前任震旦大学校长章毅之子。
饶老一生求学,曾在章毅担纲震旦大学教育系主任期间,旁听过章老的课程,章老非常欣赏他的求学态度,多有指点,因此有“师之缘”。
章柏泉曾经在五十年代担任过香江文汇报的主编,饶老与章柏泉来往甚多,后章回国任震旦大学文学系教授,才断了联系。
前天,饶老参加粤港文学交流会时,偶然得知章柏泉还在世,并且就在震旦大学附属医院疗养。
这不,刚好弟子李承在中海,随即让李承出面,拜访多年未见之老友。
饶老叮嘱甚急,李承也就顾不得“下午不探望长辈”的旧例,匆匆赶往医学院路震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进医院,李承傻眼。
中山医院占地一百五十亩,面积非常大,分急诊、住院、问诊、手术、疗养五大片区,此时可没有后世电子化的“病人信息查询”,这么一大片,自己又该去哪儿找“章柏泉”这位病人?
饶老告知的消息只是有很模糊的一条“在中山医院疗养”,连联系方式都欠缺。
李承只得一栋栋楼跑前台,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