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岸,也就是今天的沈高镇。
付家庄子就在姜泰河与通扬运河的交界处,双河夹角,很富裕的一处村庄。
因此在清末民初,付家庄很大,有两三千人口,大大小小四个付姓(同姓不同宗),就像付宗辉老爷子家的付,来源于郸州堂傅氏(宋代监/察御史傅尧俞)。
付宗辉看过吴伟带来的《付氏续修宗谱》,认为付河中是来自阳曲堂傅氏(傅青主)。
付家庄子解放前宗祠众多,人口繁杂,这是寻找付河中父母埋骨地的难点之一。
另一个难点就是1931年,农历辛未年那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水灾,世称“1931中国大水灾”。
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托马斯·汉斯伯格九岁的儿子吉姆,撰写的一篇日记,从孩子眼中记录下当时的情形:“台风刮了好几天,狂风在膨涨的河流和运河上掀起了海洋般的浪涛。汹涌的浪涛冲垮了大堤,洪水淹没了我的家乡—泰州农村。我们有时爬到城墙上去玩,看到泰州城就像一座孤岛,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水,黄褐色的一片,到处飘荡着浸泡成白色的恶心东西。除泰州城外,周边一片汪洋。”
付家庄子处于两河夹角,更是惨遭重创,这次水灾,泰州死亡人口超过四十万,付家庄三千多人口,逾两千人下落不明,整个村庄尽毁。
也正是那场大水灾,让付家庄死走逃亡伤,濒临消散,付河中也是这场水灾之后,离开家乡的。也就是说,这本被付河中和李承寄予厚望的《付氏续修宗谱》,其实没用,三十年代就断层了。
最后一击,来自五六十年代“水圩农场”建设。
当时中国学习苏盟,新建“大农场制”,付家庄位于泽国之中,周围很适合开辟新的水圩农场,于是,付家庄被全盘迁移到沈高公社,也就是现如今的沈高镇……
李承已经判定付河中的毕生心愿,彻底落空!
不过,自己明天无论如何要走一趟付家庄旧址,烧两刀黄裱纸,放一挂鞭炮,替付老表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