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东瀛人物绘中非常流行的“鬼怪式”表现手法——以夸张的表情、人物装饰、肢体动作,来体现人物特点的一种绘画技法。至于“相扑”,则是指人物绘制的过程中,参考相扑者的步伐、姿态和神情。
又听到第三人说道,“一勇斋国芳,是这么读的么?这人是谁啊?”
这下李承站不住了,将手中的《白求恩传》递给摊主,借机往那边挤了挤,“喏,老板,这本书几个钱?”
说话的同时,眼睛瞟向那人手中的《水浒绘本》。
右边书脊线装本长开本,很大,,书皮为棕绫蒙面,硬板,有污痕。
晕,这是一勇斋国芳的《水浒豪杰百八人》精装本呐。
吴摊主接过这本《白求恩传》,翻看封面封底,又递给李承,笑道,“按说这是三联的书,要比其他书贵五块钱,不过,小兄弟你买不少了,这本我也算十块吧。”
为什么这么说?三联的书,或多或少继承解放前老三联的血脉基因,在印刷设计上以及印刷质量上,要比其他出版社,稍胜一筹,市场上也就有了三联的书,要比其他书贵的说法。
李承此时心思根本不在这五块十块上,而是借着给钱的由头,笑着问老板,“刚听谁说有东洋水浒绘本,还真没见过,能让我瞅一眼开开眼界么?”
尽管他在装“嫩”,说法也很委婉,并不能改变,他这么要求很犯忌讳的实质。这点李承很清楚,只是这会顾不得——万一那人一时好奇,花钱买走,自己岂不是亏死?
手中拿着《水浒绘本》的那位,扭头朝李承看看,眉头皱了皱,见他很年轻,又在赔笑,只当李承真的不懂规矩,又或许是看到李承一行四个壮汉,终于还是忍住,没出言呵斥,只是手中的绘本,没有放下的意思。
那位摊主同样看了眼李承,鉴于李承买了五本书,算是“真正客户”,又一分钱价格没还,印象不错,他笑着点头,“行,稍后钱老板看完,就转给你看看。”
吴老板经验还是有的,一句话将李承的“违规”所带来的的不快抹去,还捎带着给李承一个面子——钱老板如果不要,你排在第二,其他人往后放。
不仅如此,他还笑着朝钱老板熟稔的嚷道,“老钱,你这抠劲……我都烦死了,一向都是只看不买。这本东瀛水浒绘本,你到底要不要?不要别妨碍我做生意呢。”
这话带有调笑、激将的味道。
那位中年人被话一挤兑,有点挂不住,合上书籍,“怎么?怕我老钱买不起?这书几个钱?”
吴摊主笑嘻嘻的说道,“买不买得起,要看你最终买没买。这个一勇斋国芳,我查了查,这家伙是东瀛江户时代画家之一,算起来也是清末人物,他的这本彩绘人物本,要你五百,不贵吧!”
李承听着一愣,这摊主查过资料怎么就给出这么个报价?
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