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歌川国芳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明白过来,这位摊主把东瀛浮世绘画本与中国古代绣像本搞混了!

说来说去,浮世绘也是“木板套印”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这种概括可能有些偏差,但大抵如此),其绘本在表现上,和明清时期流行的绣像本很接近。

这位老板一定是将两者等同,才有这种误会。

其实两者还是有差别的。

中国古代绣像本是典型的印刷本,其中以《金瓶梅人物绣像本》最具典型代表,一套木版刻印通常以百册起印,最多的可以印刷两千册。再多就不行,会出现套墨不清晰等毛病。

而东瀛浮世绘画本,采用的是浮世绘表现方式,也是模板刻印,但为了追求“画质”,浮世绘的套版印刷,尤其是“锦绘(彩绘)”,套版数量都会控制在十版以内。精品浮世绘大师,甚至要求一版一印。

考虑到这本《水浒豪杰百八人》是画本,印制数量要比浮世绘多,大概也就在十套。也就是说,《水浒豪杰百八人》画本,即便全部传世,也不会超过十本。

世人皆叹东瀛书籍很贵,贵是有原因的!

这样一本浮世绘画本,被摊主叫价五百元的“高价”,不知东瀛那些同行会不会躲在厕所里哭晕过去,更何况他还是一勇斋国芳的作品!

一勇斋是作者的号,他的本名叫做井草孙三郎,出生于丝绸染坊家庭,因此,芳三郎从小就接触锦染彩料,对配色、绘画有自己的心得。

在八岁那年,他拜师京都“歌川派”画师歌川国直,在歌川国直的府上,因其聪慧被国直的大师兄,歌川派的二代目歌川丰国所看中,收为弟子。

这里要提两句歌川派。

歌川派是江户时代浮世绘界中最大派系,始祖是歌川丰春,歌川丰国是丰春的大弟子,也是歌川派公认的二代目,素有“美人画达人”之誉。

在歌川丰国的手中,歌川派成为江户时代最大的传媒“集群”,门生们不仅是画图刷版,他们的海报与宣传画单,题材均取自当时的文娱界、演艺界中最风行的主题,再藉之讽刺正府或社会风气,或报导市井新闻、东瀛国内的各种活动等等,相当于现代的周刊月刊杂志,有时还藉着背后的权力操作资讯,势力非常庞大。

再回到芳三郎身上。

芳三郎在拜师歌川丰国三年后出师,取艺名“歌川国芳”。

歌川国芳起初并不得志,和歌川派其他画家一样,他开始是创作戏画,但生意不好,为人又很孤傲,几年后不得不以修理榻榻米为生。

1827年,他拜见来在京都讲学的歌川派三代目歌川国贞(师兄),双方在交谈之后,歌川国芳认为大师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在自己可追的视线之内,有办法超越。

苦思几天后,他独辟蹊径,放弃美人役,这是他师兄歌川国贞最为擅长的,专攻武者三联画,也就是后世人称的“武者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