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合作扫屋

作者:炎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为什么在中国被叫做“花旗银行”呢?

这名称,与中海大妈有关。

花旗银行最早的名字叫做“万国宝通”,实在是有够low的,不好记。

花旗银行第一家中国办事处位中海于外滩,门口悬挂着星条旗(在时人眼中就是条条星星的碎花布),业务非常好。当时人们相互招呼时问,“从哪儿来啊”“去哪儿呀”,回答者指着星条旗说,“去挂花旗子那家办事……”

花旗一名,就这么诞生。

李承在胡思乱想,前面夏利车中的涂家父子,却正在议论他这位突然冒出的香江年轻人。

“爸,这个香江人挺有钱的,那个跟他一起的,怎么看都像保镖。您说……咱能不能和他直接建一条线?以往总是被那帮二道贩子从中挖走一大块,想想都让人心底不舒服。”涂嘉开着车,看看自家老爷子说道。

涂玉明手臂搁在车窗上,手背衬着太阳穴,他也在琢磨这事。

古玩这行当,过手的越多,利润越薄,莫家村货郎行这些年可没少养肥那些中间商,涂玉明自然想要搭建一条直接的境外通道,可这事……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这条线是否安稳,也就是说这年轻人究竟是否可靠,这很重要。

其次,这年轻人的资本……这一点涂玉明不怎么担心,更重要的是这年轻人有没有完善的销售对象,也就是出货快不快?

这一点很重要——出货量太低的话,还不如利润低一些卖给文物贩子,起码他们回钱快。

还有一点,那就是莫家村货郎行和那些文物贩子合作,是有约定的,那就是好夹孬,一道走。涂玉明自家人知自家事,莫家村黑市走的货品中,百分之七十的利润,是押在赝品上的。

不知那年轻人对于古玩赝品的态度。

听儿子问起,涂玉明侧侧头,嗯了一声,没有明确回复。

“爸,我晓得你担心什么……”涂嘉见老爷子没啥反应,估计也在琢磨这事,他笑着出主意,“要不……爸,您老不是担心这次去保定扫老宅子钱不够么?拉他入伙,您觉得呢?”

所谓“扫老宅子”差不多接近于古玩行中常说的“掏老宅子”。

两者稍有点区别就在于“扫”是一枪打,也就是说这家老宅子中所有物品,好坏都要,而“掏”是从老宅子中挑选货品,无需包圆。

冀北的保定、沧州、河间、满城等地,以及津门的蓟县、宝坻一带,是明清皇庄所在,很多村庄依旧保存着几百年的老宅子。这种宅院中有不少值钱货,譬如名贵的房梁木柱,、保存下来的明清家具,或者字画瓷器贡品器等。

这时代,谁还愿意住哪种“破宅院”?都想着起高楼呢,又恰逢九十年代中国古董市场蓬勃兴起,于是,“掏老宅子”和“扫老宅子”同时兴起。

前者挑货,对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