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两驾马车并行

作者:君朝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里面是电能研究署禀报的最新研究理论。

电能研究是帝国科研院能量研究课署之一,成立课题已有七十年,但和元素能量、太阳能、恒星能量三大课题相比,还属于新课题,当初是元素能量发展出的偏支——研究雷电能量立下的课题,不过电能的研究速度却是比前面三个课题快,研究出阴阳电能,又研究出电池,以及反复充能的电能石,最新理论是电磁感应,并据此理论造出了发电机,目前正在研究水力发电的可能性。李毓祯翻开时就在想,莫非是这个研究取得了成果?若真如此,那可是好事。

但这份奏章禀的却是电能领域衍生出的研究项——电磁波。

李毓祯顿时有种以为是西瓜却捡了颗芝麻的感觉。

这份报告说的是电磁波通讯研究取得的进展。

通讯也是一个重大的课目,“电波”当然不是芝麻,只不过帝国科研院成立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能量、动力和新材料,瞄准的高端是星舰和宇宙航行,其他方面的研究就是偏支了。

但这个“偏支”也是相对而言,事实上,这些被院士们称为“研究过程中必然和偶然的发现”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所以李毓祯没有失望,反而有相当的兴趣。

“尽量用科技替代中低端术法”,这是高宗定下的道路。

她以神识浏览,很快将四十多页的奏章看完。虽然里面有很多专业的科学术语,但李毓祯不需要去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贯通全文,就能明白主旨。显然做报告的院士很清楚她的能力,若是写给皇帝看,就没有这么复杂了,而是要头痛如何以简单的语言说明这些复杂理论。

但对已经踏入法则大门的宗师来说,电波的理论是简单的,跟武者的传音入秘一样,都是利用空气振动传音,只是振动的波长不一样。但空气振动传音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容易被捕捉。所以宗师以神识传音是用精神力振荡,这是比空气振动更高的法则。李毓祯心忖,这种电波通讯必定有容易泄秘的缺陷。

不过,大众通讯,譬如官告这种,守密程度不需要高,如果真能研究出可媲美声速的通讯,那就是一大跨越式的进步了。至少,可以取代现在这种落后的通讯方式。李毓祯是无比怀念术法时代的通讯,千里传音符速度快不说,专以个人神识启读,保密度高啊。

但现在哪里去找蕴含灵能的灵莎草作符纸、妖兽血作符墨呢?以如今的符纸符墨,画出的传音符最多飞出三四十里就要跌地,多在短距离的紧急通讯时用。像帝国疆域这么广阔,十万里传讯,最快的通讯方式就是空间传讯阵,但启动一次烧掉的能量让人肉痛,大唐再富也经不起月月启动,都是重要紧急的“全国通告”才用,譬如之前宣战燕周发行战争债券的通告。

李毓祯拿起八宝茶喝了两口,放下茶盏伸欠了一下,心中思考着这个研究的价值。关键是通讯速度和成本,如果能取代远距离的飞鹰载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