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三章 两驾马车并行

作者:君朝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纹通讯,那就很值得投入了。

思忖一阵,她提笔在奏章后落下一字:“可。”同意了他们的经费申请。

术研、科研,都是吃银的大户。

还是银子砸进去,好多年都听不见一声响的。

所幸“两院”到她这里,已经建立一百七十多年了,想想高宗建立两院的时候,那才是“一穷二白”,扔银子听不到响儿,三大基础学科也只有数学有了初步的系统,物理学和化学都还是零散的,哪像现在呢,每个基础学科都细分出七八个学科了,还不提衍生的。真是前人栽树后人摘果呀……李毓祯这么一想,又觉得心中的苦痛少了些。

人痛苦的时候就是要比较。

李毓祯苦笑了下。

她还是没放下啊……

她起身下了坐榻,走了几步,穿了木屐,去廊上透风。

天空湛蓝,如纯净的宝石,一团团云潇洒飘荡,一忽儿聚,一忽儿散。

她心想:天若有情天亦老。

因为无情,天才长春。

人若无情,便得自在了。

……

廊上传来步声。

传召的内侍回来了,近前禀道:“殿下,武院士、钟院士到了。”

两位院士是一起过来的,因为皇家术研院和帝国科研院就在同一个坊,一东一西占了整个求真坊,所以内侍一并传召。两位院士上前,大袖合拢一揖,行礼道:“参见殿下。”

李毓祯穿着玄地绣金的太子龙袍,头上也是墨玉冠,看起来就很肃重,抬手做了个请起的姿势,说道:“廊上敞阔、透气,就在这说话罢。”

“是。”

三名宫侍搬了高座禅椅和两张圈椅,分尊卑位摆了。

李毓祯道:“你们坐。我在屋里坐久了,站一会,伸展伸展。”

“谢殿下。”两位院士道了谢,便退后坐下了。

大唐对学者一向尊敬,尤其研究学者,皇帝一向很礼遇,两位院士坐下就是坐得正正的,没有浅坐了或是悬半边屁股表示敬畏。

廊上内侍宫女和侍卫们都站得远远的。

李毓祯施了真气屏障,直接说道:“请二位院士过来,是说燕周晶石矿的事。沈相公传报回来:乌古斯不同意大唐开采任何晶石矿……”便将谈判的情况简要说了,“政事堂诸位相公的意见是:以矿换矿。——但拿什么矿去换,这个要审慎。”

两位院士一听就明白了。

能量研究是皇家术研院和帝国科研院最重要的研究课目之一,大唐每次对外战争获取的矿石资源,都有两院的需求。燕周的矿藏资源,恐怕两院比燕周人还清楚——最先进的矿山探测仪和矿石检测仪就是两院制造出来的,靖安司尉中就有专门的“黄金司尉”,即矿山探子。燕周的能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