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不破不立

作者:君朝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安行街是车马不入的步行街,一条街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医药铺,有官家的惠民药局,也有民间的各大药堂在这开的分铺:同济堂药铺、仁心堂药铺、长康堂药铺、和顺堂药铺……还有各专科:刘大夫骨科、齐大夫儿科、姚大夫产科……均有独特的商标招牌,不识字只看招牌也不会认错。湖州皇甫家也在这条街上开了家药铺,规模不大,生意却不错,人进人出的,皇甫怀正立在门口的商标招牌下,蓝袍黑须,容貌疏朗清雅,像一位学者胜过医者。

沈清猗上前行了一礼,称呼道:“怀正叔。”

这是她母亲的同胞大哥,是她血缘上的舅舅,但按宗法她的正经舅家只能是陆家,虽说法理之外也有人情,私下里叫自是无妨,但当着沈归园的面,便不能叫皇甫怀正为大舅舅。

皇甫怀正微笑颔首,又向沈归园行了一礼,便将人引到药铺后面街墩外停着的一辆四轮马车上。众人上了马车,行入东市南面的安邑坊和熙园子正店内,这是安邑坊有名的私家园子式酒楼。

皇甫怀正已经在园内订了一个花木扶疏的阁子,沈清猗的外祖父皇甫申和二舅怀诚、三舅怀信、四舅怀仁都在。她称外祖父为“申翁”,三个舅舅和大舅一样称名加叔。分宾主位坐了,点了和熙园子特色的茶点,顷刻上齐,茶倌行礼退下后,皇甫申便起了话头,说起今日下午交流会上争吵的议题。

沈清猗的母家是湖州一等一的杏林世家,外祖和四个舅舅均是名医,外祖、大舅更是响誉江东,这次都受邀出席了全国医药学交流会,一家出两位全国性的名医,这在百年杏林世家中也不多见,可见湖州皇甫家确是底蕴深厚。

皇甫家约沈清猗相见,既是亲戚叙话,也是关心交流会上的议题。

太医署提出要建立微观医学和新药学。

微观医学倒罢了,反正是主流医道的一个补充,但那分子药学却是令人犯狐疑。

这个“分子”当然不是算学上的分子,而是物质分子,元素分子,这是物理化学术语——但这跟本草药学有甚关系?切成粒子还是打成粉末分子,只是形态变化,本草药性不会丝毫改变……那这是什么新药学呢?

便有年长的医者想到了端底,脸色立时就变了。

那是一种激烈的反对神色。

时隔多年,太医署竟然又提出化合药?!

什么分子药学,不过是换汤不换药,改了个名称,还不就是化学合成药物?

这不行!绝对不行!

几十位六七十岁的医者都发出了抗议。

因他们的抗议,其他医者和药师也都听明白了怎么回事。

那是在三十年前,太医署提出了化学合成药的概念和方向,但是遭到主流医道的强烈反对,没能形成课题。

大唐的主流医道和其他传统医道,所用的药物都是本草药,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