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甚性价比。
不过——偃师和技研部合作,难道,莫非?
便听年轻的储君说道:“这种傀儡,不是自驱傀儡。偃部和技研部合作,就是引入机械的能晶驱动方式。这种傀儡,是晶石傀儡。”
李太虚恍然呀一声,颔首笑道:“那这价格就降下来了。……不过,”他语气又一顿,“就算改用能晶,这消耗,也是不菲的。”
能量晶石对农户来说是只可闻不可买的昂贵品。何况不是一次性投入就完了,能晶是消耗品,用完了要补充,属于持续性高投入,即使是农户中的上户,买得起也养不起。
要说实在话,太虚公就觉得,这种插秧傀儡和能量农机一样,是农机中的奢侈机,不是农户人能消受的。
李太虚家里也有大田庄,因为皇族宗室要有“引领担当之范”——这是高宗皇帝在《皇族宗范》中定下的条令——但凡朝廷推广新作物、新农机、新机器,拥有五百顷以上田地、一千万贯以上注照资产的工场的皇族宗室都必须首先担当“用新”,其次是世家,太虚公家的大田庄使用的就全是最耗钱的“能量农机”,其中以能晶石驱动的最贵,光晶板聚太阳能驱动的次之。
但对太虚公这些“担当用新”的大田主来说,使用能量农机的成本远高于使用劳力或畜力的成本,虽然购机时有朝廷返回的能量农机补贴,每年还有能量晶石补贴,种植谷物也有补贴,但一年下来总的各地收益与以前雇农使用人力、畜力农机的收益相比是降低了。
只不过,这种“亏损”是以另一种方式——大量失地又失雇的农户涌入工场,以扩大生产的规模效益,翻倍的赚了回来。
但这是出身皇族、世家和权贵的大田主,还有亿万家资的巨富豪商,才能开办以千万贯注资起步的大工场。农户人家,就算是拥有百顷田地的上户,几个能有千万贯家财?办个中等工场也至少要拿出几百万贯:纵然有钱,也是在田里。要开办工场,那就得卖田了。田卖给谁呢,那还是流向了皇族世家权贵巨商这些非农户的“大田主”。
再说回能量晶石,虽然帝国对此的研发已经持续有将近两百年,能源净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不断降低了能晶石的价格……尤其前几个月,煤晶石降得最猛,太虚公听经管田庄的孙子说:一下降了十倍,用能晶收割机收割十顷小麦,用掉的煤晶石还不到五十贯,比起夏收用的光晶板收割机还要便宜。——但这个“便宜”是相对“大田主”而言,对普通农户来说这种价格还是消受不起。
就太虚公知道的,下等农户还是靠劳力,用人力农具;中户一般是几家合租共用三牛五牛的中小型畜力农机;田多的上户多是用五牛以上的中大型畜力农机,只有天气突变导致播种收割紧张,连畜力农机都不够用了,才会去县里的司农局临时租用能晶农机顶急。
太虚公看得透彻,能晶农机就不是为农户造的。这种新造出的晶石傀儡,想必也是给拥有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