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夙愿终得逞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桓温连遭庾亮两次莫名其妙的羞辱,满腹委屈的走出大堂,鼻子酸酸的,觉得自己真没用,给郗鉴大人脸上抹黑了,心里惭愧,生怕被别人瞧见自己的尴尬。

结果,刚到了门外,却看见了殷浩的背影,他一闪而过,正快速向后堂轻脚走去。

桓温还不知道,殷浩刚才一直躲在大堂外探听。

“发生什么了,怎么愁眉不展的?”

殷浩听到了后面落寞的脚步声,转身打量着桓温,关切的问道。

桓温紧憋的泪水止不住涌出,打湿了面颊,断断续续把方才的情形一说,哽咽道:“我真没用,给刺史大人丢脸了。”

“唉!你怎么能犯这种错误?算了,别哭,等一会大人回来再说吧。”殷浩也不知是安慰,还是责怪,反正他拿出了绢帕,递给桓温。

郗鉴心事重重的送走庾亮,回到后堂,桓温余泪未干,连忙上前认错。

“你何错之有?我的想法其实和你一样,你刚才是在代我受过,该认错的是我!”郗鉴这时显出了真性情。

殷浩一看这架势,非常灵巧的改口言道:“大人,我认为桓温说得没错,庾亮为何要一意孤行,发那么大火气?”

“他啊,对苏峻有成见,当初明皇帝让他拉拢苏峻勤王时,他就消极抵制,为此还遭了训斥。不仅不反省,还把怨气发泄在苏峻头上,现在他势头正盛,更是刚愎自用,听不得不同意见,将来怕是要吃亏。”

郗鉴很担心庾亮会再出昏招,叹口气,又说道:“也罢,等下次回京,有机会我再劝劝他。桓温说得对,现在召苏峻回京任职正是时候,等他坐大之后,再要调任,恐怕悔之晚矣!”

不过他转念一想,庾亮有一点说得很对,就是他对苏峻的判断。

的确,苏峻未能受任辅政大臣,又屈居历阳小郡,因而对朝廷耿耿于怀,心生不满那是一定的,否则也不会暗中招募流民,真不知他安的是什么心。

至于庾亮说苏峻要效仿王敦,郗鉴觉得是杞人忧天!

苏峻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实力。他此举不过是爱哭的孩子,想多吃一口奶,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朝廷不能为此而把他逼急了。

新年后的第一次朝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式乾殿上济济一堂,除了辅政大臣、亲王显贵,还有一些州郡官长也奉旨参会。

成帝端坐式乾殿巨大的龙椅上,瘦小的身材和巨大的椅子很不协调,稚气未脱,太后庾文君凤冠霞帔,正襟危坐。

此次朝会恰是新政推行一年之际,按常理,围绕新政推行以来的成效和亟待改进之处,应该是君臣重点商议的话题,主角自然是王导。

可郗鉴发现,除了温峤、陶侃、桓彝还有丹阳尹何充等寥寥几人以外,绝大多数与会者对新政缄口不言,仿佛根本就没这么一回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