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说过,乞活军这个字眼,他一直记在心里!
他也是听村里的父辈们讲过,之前的乞活军的确骁勇,敢死,不怕死,这一点比晋人赵人还要厉害。
但时势不同了,那个时候,乞活军得到过地方官吏甚至是王公将军们的支持,有粮草,有武器,有战马,还教习阵法。
其实就是一支军队,只不过,不是听命于朝廷,而是听命于资助者。
北方大部国土沦陷,晋室南渡,两国暂时相安无事,乞活军也失去了存在的空间,因而才化整为零。
有的被两国朝廷征召,有的回乡务农,还有的像芒砀山这样的不接受征召,也不愿回乡的。
于是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靠抢夺度日,成为今天的流民!
桓温问道:“那你们是想一辈子躲在山里做流民,还是驰骋沙场回到乞活军的时候?”
言川还有老三异口同声:“我们不愿天天躲在山里,我们也想做回乞活军!”
桓温慷慨道:“现在,乞活军的机会又来了!战端一开,世道又要大乱,山寨的兄弟又能下山了。但下了山未必就是乞活军,躲在山上未必就是流民。是流民还是乞活军,要看我们的实力。”
几个当家的当然想做回乞活军!
“弟兄们已训练多日,是骡子是马,也该拉到战场上溜溜了!赵人此次进攻徐州,对百姓来说,是场灾难。对我们来说,是个机会。以战养兵,以战练兵,看看乞活军的霸气和威风还在不在?”
桓温心意已决,要在此战中展露身手!
“赵人攻城两日了,朝廷的援兵怎么还不到?”郗鉴在州衙大堂,厉声责问。
“报,禀告刺史大人,援军刚渡过淮河,正快马加鞭而来,估计还有半日工夫即可到城下,这是王丞相给大人的信。”
郗鉴接过信,苦笑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话虽没错,可他也太稳,走得也太慢了些。要不是州城早就加固过,这时已被赵人拿下,还怎么稳扎稳打?”
殷浩言道:“大人,援兵姗姗来迟,总归比不来的好。今日赵人攻势很猛,虽说城坚墙厚,赵人一时奈何不得,但长此下去,总不是长久之计。”
“你有什么主意?”
“依末将看,此次丞相亲自领兵,若能绕到赵人身后,咱们见机杀出城去,好好收拾一下赵人,一雪前耻。”
郗鉴叹道:“是啊,多年以来,咱们一直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此次朝廷能派来援军,也是新政的成效,王丞相功不可没!”
殷浩对王导原本非常敬重,可自从他派路永去刺杀被俘的青州文书管商后,对王导的尊崇像是一座大山轰然倒塌。
现在他对王导没有任何好感,只不过,他将其中的苦楚一直深藏于内心,静等着火山喷发的那一刻。
但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