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幼主终亲政

作者:河淌里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桓温三人新年时在临漳涉险,期盼黑夜再长些,好逃出城去时,大晋宫城里却有一个人在盼望着黑夜快快散去,黎明快快到来。

因为,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照耀进宫城,就是自己乾纲独断的时刻。

五年的等待,成帝终于等来了亲政的日子!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次朝会,也是自己亲政的第一次朝会,所有的皇室后族要员,朝堂重臣,还有大州大郡都要来朝,聆听自己的圣训。

天刚放亮,式乾殿上人声鼎沸,个个喜气洋洋,文武分班站好,静候着成帝的到来。

众臣抬眼望去,庾太后象征临朝听政的御座已经撤走。

一张小小的御座,事关成帝的皇权,事关庾家的私权,事关天下苍生的公权。

太后懿旨:“奉先帝遗诏,皇帝已至亲政之年。礼成后,择日祭祖,以告慰列祖列宗。即日起本太后正式归政,不再临朝,钦此。”

尚书令庾亮领班,三拜九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叩拜礼毕,庾亮出班,展开黄绢,朗声宣读成帝的三条亲政内容。

听民意:京师宣阳门外设谤函,举国臣民均可上书评议朝政;

举贤才:各王公各宗室,各文武群臣,各州郡,均须向尚书台举荐有才有识之士,文能兴国,武能安邦,有一技之长者皆可举荐;

亲籍田:古制,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今岁春耕,皇帝将执耒耜,亲耕籍田,以奖劝农桑,化育臣民。

“人臣者,以进贤为功;君者,以用贤为功。”

成帝急切盼望贤才,在亲政纲要中浓墨重彩阐述了举荐贤才的要义。

“朕刚刚亲政,学识有缺,资历尚浅,朝廷诸事还要仰仗诸位爱卿。古人所谓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还望各位不吝赐教,勇于进言。”

成帝做了个开场白,顿了顿,第一眼就望向一直低头不语的王导。“老太傅,请先赐教。”

相对于庾亮的沮丧之色,王导受宠若惊!

“老臣惶恐,岂敢言赐教二字,陛下亲政三事,老臣深表赞同,必将全力敦行。可老臣以为,陛下目前尚有一桩大事要做,这不仅是老臣所想,也是天下臣民共同所想!”

“老太傅,快说。何等大事,朕居然毫无察觉?”

“陛下既已亲政,该早日大婚,迎娶皇后,为天下表率。老臣以为,可令重臣命妇,挑选豪门显贵之女,以供遴选。”

“是啊,是啊,老太傅言之有理,这才是当朝头等大事,臣附议。”众臣异口同声,表示赞同。

“众卿之意,朕明白。不过婚嫁此事,尚需征求太后,再做定夺。”

“陛下,太后旨意,择日祭祖,不知陛下圣意如何,望尽早示下,尚书台也好早作打算。”庾亮被王导抢了个风头,赶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