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
这就更让沈尼尔心动。
身为投资人,谁又不想让自己的每一桩投资都变得轻松写意,钵满盆盈?
再次泡好一杯茶,沈尼尔举杯微微一笑:“方总见笑。”
方年微微一笑,并未在这点小事上多说。
他当然是看出来沈尼尔的急切才开口提醒。
俱乐部事小,俱乐部的形势与目标还蛮重要的。
冷静下来才更好谈事情。
毕竟……
今天的核心不是交朋友。
“……”
喝完一杯茶,方年学着沈尼尔的样子慢悠悠的倒水泡茶,嘴上道:“年前跟沈总聊起过俱乐部,当时只是一些粗浅的想法,今天想跟沈总好好探讨一二。”
“我个人的想法,不管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起码得能节约我们在投资事务上的时间成本;
也应该确定一个核心行业,毕竟……”
说到这里,方年看了眼沈尼尔:“人的精力有限,没谁敢说包打天下。”
“最重要的是……互惠互利。”
听方年不紧不慢的说完,沈尼尔认同的点头:“方总说得这些都是核心要素,完全认同。”
“在现在这个时代风口,我想应该没有比互联网行业更适合投资的了。”
闻言,方年深以为然,轻松道:“确实如此,大方向上我们观点一致就轻松许多。”
这时,方年用杯盖沿着杯沿转动一周,去掉多余的茶水,满意的端起了茶杯。
沈尼尔稍作沉吟,道:“趁着最近生意惨淡,闲来无事也仔细想了想方总年前提到过的平台、开放等概念;
结合方总希望以圈内人士为主的形式,我想,还是以邀请制为主比较好。”
“遍观国内几个比较有名的俱乐部、会所,包括以商学院为纽带的小众会所,基本都是会员制,确实好像都没能达到比较好的成效。”
听沈尼尔说完,方年微微一笑:“开放与门槛其实不矛盾。”
“我的观点比较直接,虽然目标都是为了利益,但花钱能进的,最终都会比较俗套。”
“……”
两人就这个‘影响力’俱乐部的具体形式、各项事务等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大方向上的基调是方年定下来的。
就是节约投资时间成本、针对单一行业、互惠互利、共赢、内部共享、开放。
在大方向上的观点一致,细节上的问题其实比较好商量。
初期的一些资金投入,又或者是资源基础,都不是太大的事情。
“就也不搞那么麻烦了,俱乐部场地相关经费,我可以个人出资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