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好像扯不断的似的。
李舜成不认得菱角,龙潭没有这个东西。那天在火车上也有卖这个的,他没有卖。他是来进货的,不能把钱浪费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不然多少钱都能糟践光。闲着也是闲着,他问那人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吃。那人给他两个,他没有接,说自己没钱。
“不要紧,又不是自家田土里种的,是水里捞上来的,还想着靠它发财不成。”那人砍开几个菱角,让李舜成照自己的样子拨开吃了三颗,正好缓解了干渴。
这人为了让李舜成接受馈赠,故意把事情说轻淡了些。他在屋后那片水洼种菱角就是为了一家几口人过活的。这年头,哪有其他办法。
“也不是没钱,是怕你们不收。”李舜成递过去一张千元的重庆券。那人接过去看了看说道:“这钱没见到过,也不知道怎么兑换。你要是真想给钱,那就等钱庄开了门再说吧。”说完,把钱还给了李舜成。
尽管两人说话的口音都很重,很多话要重复好几次,甚至还要用手比划、蘸水在地上写,才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可两人还是有说有笑地交谈着。
李舜成了解到,这人原本是该回家的,只因为张翻译没有过来,才没有离开。张翻译每天要买十来斤菱角,说是日本人的头头喜欢拿菱角炖小鸡子吃。李舜成问:“你怎么不自己送去?”那人笑了笑没有说话。
虽然太阳很烈,可风没有停。这时候,李舜成才发现风是反着刮的。也不是反着刮,是和几天来刮风的方向不同,正好相反。尽管这风一点也不凉爽,带着燥热,但总比没风要一好些。
太阳快到头顶了,李舜成猜测这钱庄的门上午开不了了,准备回客栈。客栈里还有两个熟红薯没有吃完,但愿没有馊,肚子才好一点,馊了的东西是万万吃不得的。
他正要起身,只见一个人飞快地跑过来,一边噼里啪啦地说着听不懂的本地话,一边紧张急迫地帮着收拾菱角摊子。卖菱角人问清了缘由,转过头对李舜成说道:“后生!快回去!快回去!”李舜成不解,还想问个清楚,怎奈这两人慌慌张张地小跑着走开了。
李舜成起身往回走,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依然快步跟着大家往街道的西头走。作为外乡人,他应该比本地人更恐惧;不过有一样东西给他壮胆,那就是手枪。走这么远的路,带一两样防身武器也是不能少的。
一路走过来,李舜成发现就在这眨眼的功夫,街道变样了:家家门户紧闭,就连庙里的那两个和尚也送走了最后一批香客,合力在推那两块笨重的院墙门扉。
路过钱老板货栈时,李舜成看见两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学生从里面走出来,赶上了自己。李舜成认识其中一个学生,应该是刚来那天见过一面,便朝他笑了笑,那人没有理他。等他们走过去一丈多远,那人回过头问道:“我们认识?”“你是钱老板家的,前两天见过。”
李舜成紧走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