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发生了什么事?都这样。”“你不知道?”“不知道!”“日本人投降了。”李舜成停了下来,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突然这两个学生大声笑了起来。
这学生叫钱常有,跟着他的是他的同学叫于蕾,两人要去李舜成住的客栈,和住在那里的同学会面。
钱常有告诉李舜成,因为担心日本人控制不了情绪,对周边的人不利,镇子里的人才纷纷躲避。
听到日本人投降的消息,李舜成很茫然,不知道该干什么。楼下钱常有他们还在议论着,声音越来越大。每到声音大起来的时候,老板娘就会过来让他们小点声,这就使得下面并没有闹翻天。
天快黑的时候,于蕾的哥哥送来了十来斤大米和一小袋芋头,于蕾和老板娘煮饭去了,再也没有人控制的钱常有他们竟然唱起了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这歌李舜成没听过。
吃饭的时候,李舜成应邀下楼了,因为有了外乡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再说本地话,说上了国语,这使得李舜成能听懂他们的一些交谈,偶尔也问上一两句。他们主要关心的政府什么时候派人过来、会派什么样的人过来、将来的县长、镇长会是谁、这些日本人怎样处理等问题。
李舜成通过他们的谈话慢慢知道这个镇上有一个班的日本人,他们住在粮库外楼的楼上。
饭后,钱常有和另外一位学生出去了一趟,不久又陆陆续续来了一些人,这些人都和钱常有的年龄相仿,十几二十岁。他们中有些是在大城市念书,放假回来的,有的是本地的中学生,也有毕业了进船厂当学徒的。
老板娘还是怕闹出事情来自己遭殃,时不时地提醒大家小点声。突然中间有人大声说道:“我们上街去,我们为什么不能上街去!”这话一出,大家沉默了。谁都知道为什么,可谁都说不出口。
“总有一天……”“为什么是总有一天,为什么不是今天!”接着又是长时间的沉默。不久,传出了女孩子的哭声,慢慢地好多人都哭了,窃窃地哭,连哭都不敢大声。
突然,有个人站起来说道:“我们去打外楼。”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拖了下来。
李舜成受不了这种气氛,不声不响地上了楼,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过了一会听到楼下来了好些人,应该是大人。李舜成出去看了一眼,昏暗的灯光下一些学生被大人们带走了。
屋外的风大了,除了风声,已经听不见其他声音了。李舜成又想起了找钱老板和换钱的事,他怀疑自己会不会困在这里回不去了。他想起了奶奶的病,想起了住进南街破房子的二叔,当然也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李昭福。
洪江桐油铺的投资没能撤回来,这次买卖的资金是以两个月为期抵押了家里的房子才从钱庄贷出来的,要是买不回绸缎,那他李家就只有从龙潭搬出来了。
李舜成无法把日本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