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回胡亮子表心迹寄予厚望唐三赖回杜李刮目相看

作者:渔夫愚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寡妇也不是不行。”

于蕾问胡亮读过书没有。胡亮告诉她以前上过私塾,还跟李昭福学过一些字。于蕾考了考他觉得应该有初小生水平,说道:“禹成的课本不难,没事你也看一看。”“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么大年纪就不能学了吗?禹成读两年就可以高小毕业,如果条件允许再读六年就可以中学毕业,现在,中学毕业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你跟他一样,用八年的时间,也达到了中学毕业生的水平,不说中学毕业生,放低一些,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那时候你应该有……”“八年后,我三十八岁了。”“那你就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来使用这初中毕业生水平的知识,很划算呀!”“是吗?那我试试。”

当晚,于蕾同李昭福聊起了胡亮,她想让胡亮去参加学习,学习回来就让他组织贫雇农协会。李昭福同意,说:“他做事认真,有头脑,让他干干。”于蕾说道:“那你作为财主,不能少他的工钱。”李昭福说道:“不是说不能少,应该说,要是少了他家就难了。”“是这么个理。”“一个胡亮好解决,要是还有其他胡亮就不好解决了,你们应该想个办法。”“是呀!”于蕾叹了口气。李昭福说道:“你操心太多。算了,莫想了。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于蕾跟王友晟说了送胡亮去学习的事,王友晟同意。随后于蕾把杜李的事给王友晟做了交代,自己带着人又去了其他乡公所,安排组织贫雇农代表集中学习的事。很快于蕾的工作重点转到了清水坪。

她在清水坪也没待几天,一些工作交代完,连中秋节都没顾得上,就回东乡去了。周梅她们通过锻炼,具备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也回人事科等待分配去了。只有李红生留下了。开始还以为妈妈只是像前几天一样,出去一两天就会回来,过了一段时间,老见不到妈妈闹腾起来。好在有刘佳儿天天陪着,没有闹腾多长时间,很快就适应了。

可有一点,他老是叫刘佳儿“佳儿姐姐”,李昭福教了他好多遍,总是改不了。李昭福要他叫佳儿婶婶,他不叫;叫佳儿姑姑,他也不叫;只叫佳儿姐姐。一旁的李禹成不耐烦了,说道:“随他怎么叫呢。他又不懂。”听了这话,李昭福真的不管,随他乱叫了。

于蕾离开杜李没几天,新乡长就派来了。这天,王友晟得到通知,就没有一早过杜李来。他要接到新乡长后再决定后面的事情。

听说这个叫唐瑞昌的人和自己一样,是从东北过来的,郝主任很是感叹了一番。现在整个清水坪除了临时划归军管会管辖的部队,地方上的干部,只有他一个人是南下的,其他都是本地人。在东乡政府各部门、区乡各单位,这些本地人包括:原来地下党的人,如王友晟这些人;旧政府遗留人员,如杜李乡的张顺生、雷雨田这些人;近一段时期表现突出的群众,如刘明海等人;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如周梅她们几个。所有这些本地人与南下来的干部形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群体。这两个群体的差异是以说话腔调、语言词汇和生活习惯的大相径庭自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