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许多大儒愤怒,还要求朝廷对这些大放厥词者予以镇压。
但因为,正德皇帝朱厚照以朝廷乃天下士民之政府为由,只有义务维护百姓言论之自由却无权利堵百姓口舌为由予以拒绝,所以,使得大儒们只能在报刊上在书院里和各大文社里与思想新奇叛逆者辩驳对战,以至于到现在也没有停歇之意。
饶是居于庙堂之上的王华与张彩等人也有所知道,甚至背地里也用笔名参与过,因而,他们也知道国家是何意,行政是何意,学院是何意,但让他们惊愕的是,大明皇帝陛下似乎在有意把民间出现的新思想实践运用到朝堂上来。
“陛下,臣想问,为何叫国家行政学院?”内阁首辅王华问了一句,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接受皇帝把新思想运用到朝堂政治上来的行为,所以,决定问了一句,以搞清楚皇帝用意后再决定是不是该劝谏一下。
“理由还用说吗,成立这个学校乃是培养国士之所,非培养朕之家奴之所,有君即有臣,有臣即有民,民积民则为国,而民以家为组,家国则是天下,你们既是朕之臣,也是民之官,是国家之士,兹为国士!你们不是希望朕以国士待之吗,难不成还想让朕以家奴待之?”
朱厚照这么一说,内阁首辅王华一下子明白了,忙拱手道:“吾皇英明!”
“陛下有意养国士,实为良苦用心之举,可天下官员皆已是朝廷英才,再教育之,岂不有损选士之法,惹天下之人笑话,言当今选士之法无用,所选者皆无用之人也!”
吏部尚书张彩说道。
“天下人若笑话,但笑的对,朝堂上百官大都无用,这是事实!”
朱厚照这么一说,吏部尚书张彩一时语塞,他没想到皇帝陛下这么直接,毫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但细想想自己这位皇帝陛下自即位以来好像也的确没太在意天下人的看法。
“庶民需在社学、县学府学乃至小学中学等处学习之,士子需在大学、国子监等处学习之,而朕这个皇帝也有经筵以学之,皇子等有宫学以学之,朝廷官员难道就不必虚心求学吗,饶是你才高八斗,也还有两斗未满吧。”
朱厚照则继续追问起来,且问着王华:“王华,你乃状元出身,你说说你的学问是不是已臻化境,不需再请教他人,求学于他人。”
“臣不过是成化十七年辛丑科两百九十八名举子中的状元,于天下百学不通者亦多,且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人不需潜心向学”,王华自然不会骄傲地说自己学富五车,毋须再学,事实上尽管文人骨子里自傲但明面上也少有几个敢狂妄到说自己才高八斗的。
因而,朱厚照便道:
“连王华尚且不敢言自己不需求学,士大夫们又有何人真不需学习,拟旨,着吏部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制为一年,选地方正三品以上官员,两京正四品以上官员轮训,地方正四品以上官员两京正五品以上官员常训,以备选南北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