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父言莫惜金缕衣

作者:心海安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鸡肉汤,再加一个九月香清汤。

丰富的菜名让大家的食欲顿增。几人纷纷放下手中的玉米,洗手后,围坐在桌子前。

爸爸倒了二两白酒。这是爸爸的习惯,无论多丰盛的菜,只喝二两。早上不喝,中午和晚上必喝。

爸爸呷了一口酒后,微闭嘴唇,享受白酒带给他的醇香和辣感。然后再拣上喜欢吃的鸡肉,慢慢地嚼着。满口的鸡肉香随着爸爸咬鸡骨头肉的哧溜声,从嘴中飘了出来。

因为鸡骨头上的肉难咬下来,太香又舍不得丟掉,所以用牙齿使劲在骨头上面扯,哪怕肉撕完了,骨头的香味都还要被吮几下,才恋恋不舍地把鸡骨头搁在桌上,或者是随手扔给在桌子下转悠的大黄。

“这个肉,也好吃”,爸爸又嚼着肥锅肉回味,香喷喷的油脂,涂满了他薄薄的双唇。

在林海媚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一个伟岸的代名词。

身高,一米八五。无论在哪里,他的腰板都挺直如松。

走路,铿锵有力,没有不舍的回头张望。他不轻易下一个决定,如果决定了,就是满满的执行力。

严谨,无论是做生意,或是种庄稼,总是把开支记在一个本子上。重要的事情记在本子上。

话少,不闲言左邻右舍,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温厚,从不无故伸手打骂他的孩子。即便孩子们顽皮,他也最多用严厉的眼神,狠狠地瞪你几眼。然后,语调浓重的,缓缓的,从他薄薄的嘴唇中,直达你那不听话的耳朵里,并且记忆深刻。

钱包富足。父亲的腰间皮带上,一直挂着一个鼓鼓的钱包。每次缴书学费,必定先经母亲的口中传达,无论多少,永不落空。

有爱。

自林海媚记事起,她就从来未饿个肚子。最艰难时,就是每晚的水煮红薯条,但不限量,管吃饱。

小时候,每个孩子过生日,一个水煮滚鸡蛋,寓意一年一滚就过了。母亲再端给你一碗冒头的面条,寓意一年顺顺利利。

每次回家,不是水果糖,就是脆李,甜梨。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父亲,总是用实际行动,规划孩子的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坚毅。薄而紧闭的嘴唇,总是透着坚毅。从未听父亲叫骂过累,放弃埋怨的话。但他会坐在地坝边的石条上,默默地裹上汉烟,塞进烟嘴,浓厚的烟雾从他吧嗒的嘴中,喷涌而出。也许,烦恼也从烟雾中溜走了。

“欧洲的核子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站:万维网”,当老师的奕荣有些兴奋地对大家说。他的话也吸引了林海媚的注意力。

“大哥,是在电脑上建立的吗”?林海媚在学校见过电脑,一个像电视一样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学校的电脑室里。林海媚从窗户外看到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