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之所以羡慕,实在是因为现代的专业音乐会,99.99%的情况下演奏是必须背谱的,背谱是最基本的准则,就连业余考级都要求背奏。
新音乐是可以看谱的,因为音符太复杂,几乎没有传统的规律。
大多数练琴键的人都是靠手指的肌肉记忆,手指自动往下弹,就如同走路一样不用经过大脑,大脑其实并不知道每一个音符是什么,但因为弹过很多遍的原因,你还是弹对了,但这样很危险。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你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投入感情来处理音符?
一般来说之后重奏和四手联弹、双钢琴演奏、伴奏才是必须看谱的,这也是为了如果与协作者进行配合,防止另一方演奏失误了没法往下接。
而且演奏家往往都是在表演前几天才会得知自己的合奏者以及曲目,根本没有时间去背谱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郭缜这种强大的背谱能力才让人钦佩,谱就在脑子里,有谱和没谱都没有任何区别了。
而且,郭缜的神态是如此的轻描淡写,好像对方自己并不觉得这是多么稀奇的事情一样……
郭缜在来到佛罗迪亚音乐学院之后发现,自己的天枢技能过目不忘原来是越是使用越是灵光,乐谱的记忆过程中让郭缜的过目不忘技能已经训练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就在这个过程里,其实大家也都发现了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学生们在弹奏小提琴的时候处理强弱音与节奏配合之前、之后,听在耳朵里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如果没有听过处理之后的声音,也许也就满足于旋律了,但听过之后就觉得之前的小提琴奏像是夹生的剩米饭,难以下咽。
难怪在维也纳音乐颁奖典礼上那个欧洲的顶级小提琴手拉的《梁祝》总感觉差点意思,原来是人家原创者的水平太高了,听了这样高水平的演奏之后其他人的演奏都是个渣渣。
其实是大部分一般演奏者听完大师们的弹奏之后心里产生的想法,很有器乐专业的天才听过大师们弹奏的曲子之后就觉得自己的演奏简直是一坨屎,此时此刻欧洲的那个小提琴演奏者正在申请来佛罗迪亚音乐学院深造的路上……
自己本来参加颁奖典礼而且在颁奖典礼上演奏是自己露脸的好机会,自己以后的星途或许会以为这一次演奏而变得坦荡,谁曾想到大家都说自己的小提琴拉的不好,是全世界度觉得自己来的没有创作者拉得好。
最可气的是自己闭门苦练大半年,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几步不小了,就在这个时候网络上流传起的视频再一次将他的自信心打击成齑粉,自己拉的却是没有佛罗迪亚音乐学院的小教授好啊!
这还不赶紧想办法去上学?
好几个旁听的小女孩看着郭缜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感觉好帅!难怪伊丽莎白宁可请假也要来旁听小教授的课,看来人家有皇室血统就是与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