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已到了民国,苏继绳在伊市的行署当警察队长。
1928年11月,南京政府一个院长的千金出嫁,其外婆家就是伊市当地的一个望族。那天,千金的三亲六戚带着足够的礼品从丁家街村翻山过登县去南京,山上一条路叫“二十盘”,意思是因山势太陡,要绕10个“s“型的山路,盘二十个弯儿才能上到山顶翻过这一架相隔两县的大山。
待那一班人马到半山腰,忽然出来一群人,不有分说就搂腰抱腿,把他们弄翻在地上各个击破了。
结果,那些礼品被抢了个一光二净,人被捆在半山腰的大石头后面,待有路过的人给官府报了信儿,才被接回伊市行署。
事情立刻惊动了南京政府,责令省里十五天破案,不然就要对省里相关人员革职查办。
省里认为做这事的人都是穷山避壤的小毛贼,很容易查个水落石出,就一级一级往下委派,最后还是有当地堰县政府破案。
堰县政府动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但十天了,连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发现。为此,省里撒了县政府警察局长的职。
省里不敢再委派什么人了,就组织了一个十人组成的“案件侦破小组”亲自驻在丁家街。眼看着一天天过去了,这个案子还是没有任何地进展。
第十三天,高官也赶来了,当时破案小组的组长是省警察局的局长,那高官带着南京政府的一纸命令,一是亲自督查办案;二是现场革省警察局长的职的。
晚上,沮丧的警察局长一个人来到高官的住处,他对高官说:“······,没想到我为党国出了这么大的力,最后会栽到这桩案子上,你说吧,咋办都中,只要不叫我坐牢……”,说完一声长叹。
那高官大概也起了测隐之心,毕竟是同事一场,他沉思良久,问道:“真的没有任何线索”?
“这地方老百姓一心的狠,打死都说不知道,我是没有办法了”,那警察局长失望地说。
“没办法向‘朝廷’交待呀,我会忍心叫你坐牢?不过你看看,这白纸黑字写着的,就是要让你坐五年呀”,高官说着递给那警察局长一张纸。
那局长看完,一下子瘫在椅子上,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不过,这样吧”,高官转了一下身子,面对那局长又说:“你现在速派人连夜赶往伊市行署,让他们速派人来协助破案。这样,这五年刑可以分开判给两个人,你会少坐几年的牢,只有这样了,别无他法”。
······
第二天凌晨,果然跟随着省里的传令兵,伊市行署来了三个办案的人,他们那里知道自己是来替人坐牢的呢?
拴好马,伊市行署的人见了高官,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就单独行动了。
伊市行署那个领头的,就是苏其麟的孩子苏继绳。
苏继绳三人先去案发地看了看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