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礁盘和岛屿。这个世界之所以能够允许生命繁衍是因为大气、水、生命本身以及各种地表和地下物质在能量的驱动下循环往复,维持着微妙的平衡。比如热量、大气成分等等。她像一个陀螺,只有稳定旋转才能一切如常。一旦有什么阻滞,她就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如果这一趋势没有反作用来抵消,一切就会归于死寂。现在灾难已经开始,但一系列后续效应还未显现。如果我们能够立即采取行动,那么所遭受的损失将会最小化。反之,如果我们毫无察觉或者行动太晚,那么世界终究逃脱不了毁灭的命运。”
“我想读到这里你一定又要失去耐心了,那我就切入主题吧。你一定已经从新闻里看见了。海水涌入内陆,把大片地区变成了泽国。不巧的是寒季紧随而至,许多区域面临冻结。或许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很糟,但到了下一个暖季一切就会恢复过来。这是我们受了常识的蒙骗。事实上我们可能忽略了,大面积的冰雪会有一些热效应。它们会增大所在区域地表的反照率,导致一片地区吸收的太阳热量减少。所以这样的区域越多,不能有效获得热量的地方就越多。平常这种现象发生在中高纬度地区,我们的星球还是能够获得足够的热量来维持温度,阻挡雪线向直射带扩张。可是这次,海水灌入内陆的面积太大了,许多往年积雪较少的地方也被3到5屏尺的冰雪覆盖。这是一个很大的水体。到下一个暖季时,这些地方是不会那么容易融化的。它们会持续反照阳光,破坏正常的大气循环,同时融化的部分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返回大海。接着这些回到大海的冰冷水流并不安分,它们会干扰甚至阻断贴近大陆东西两侧运行的表面温暖洋流,就像一场大型交通堵塞。其影响现在还很难预料,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温暖湿润的地方会变得又冷又干,另一些地方则会炎热不堪、暴雨倾盆。”
“注意,这还只是灾难的短期效应。由于靠近两极地区的温暖海水来源被阻断,那里会比以往更冷。极地冰帽会扩大,浮冰区也会向直射带移动。”
“接着,如果我的估算没错的话,下一个寒季,列文福克以北的大陆以及南部的波塞利(濒临拥潮大陆最南端的城市)到新桑霍兰一带都会被冰雪覆盖,而海冰区会比上述两个地区的纬度稍微高一点。然后在下一个暖季它们会看不到太明显的消退。再然后的寒季冰雪会更加向前一步,我们的世界会落入反照,热散失,冰盖扩大,反照增强的恶性循环。”
“这是个由一系列正回馈事件组成的漫长过程,我们的环境会抵抗它,但是那不够。后续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变成冰块,海平面会下降,很多宜人的滨陆浅海会变成陆地。无数人会失去家园,同时那里也是海洋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比如神话礁盘。海洋生物的死亡会造成氧气来源减少,而巨量的尸体分解则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或许对抵抗全球冰冻有益,但对依赖氧气的我们而言却不是个好消息。况且温室气体的增加还受到一些负反馈效应的抑制。”
“比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