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砌成一米高左右。
第四日上午,张小强正在旧屋场瞧着工程的进展情况,这时从南边的路上驶来一辆面包车,面包车径直冲下路面、驶进前面的一片空地,向这边驶来,最后停在张小强屋场南侧、张寿堂家门前。在张小强认为此事不祥的观望中,车门拉开,下来几个小伙子,张小强并不认识。
“把房子停了吧,”为首的一个年轻人对张小强道,“咱们张家村不允许盖新房子。”
“你们是咱村的?”张小强惊讶道,“你是谁家的?”
那位年轻人没有回答张小强的话,只说道:“我们也是身不由己,这是我们的工作,帮帮忙吧,完不成领导的任务是要扣钱的。”语气倒是十分诚挚实在。张小强也不再询问他的家庭,甚至对这位年轻人抱有好感,纵然他不认识他们。
这也难怪,张小强之前在城里上职高,然后考去省城上高职,三年后毕业,在省城又工作了两年多,回家后继续在城里工作,平常不喜欢串门,所以村了里很多的年轻人他并不认识。几个年轻人在张小强诧异的目光下向他走来。
看来,村子里为使抑制建筑新房的事情落到实处,特别找了几个人组了一个队伍来执行这件事,熟脸儿反而不好展开工作,那只好用生脸儿。张小强分析认为,这几个年轻人一定是旧年间闹饥荒的日子里逃难到海边的村民,现在看到日子好了,再次申请返回了村子,所以他们面生。
面生的人因为没有过往情分,所以在展开工作时不需要顾忌庄乡脸面。
“你们是从海边来的?之前从村子里出去逃难,现在返回来的人?”张小强问。
“是。”那位年轻人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那,”张小强问他们道,“你们做这项惹人儿的工作,难道就不担心村民们以后会不接受你们?”
“村子里领导让我们返回本村,总是个情分,”年轻人道,“我们多少也要报答一下。”
这话说得实在,张小强不便反驳,毕竟大家都不容易。于是,从目下看来,张小强便面临一个巨大的矛盾:房子必须要盖;而他又不想难为那几个年轻人。他更不能像张寿堂那样,非要摁住人家,然后将人家打出屎来。
“你们回去吧,”张小强对年轻人认真道,“回去跟领导说,张小强仍然要盖房子……就说不是你们的原因,而是张小强的问题。”
“这可不行,”年轻人道,“真要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成了废物……当然,我们已经被骂废物很多次了,所以……我们想尽量不当废物。”
刹那间,张小强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可爱,就像魏巍笔下的“最可爱的人”一样可爱。
“但房子我一定要盖,”张小强解释道,“我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你也知道……咱村里盖了多少房子了,有的人家连盖了多少处也没人去管,我就只盖这一处,还是在我家老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