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死在我前头了吧

作者:鹿卢凝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爹啊,西方大路去,爹啊,西方大路去,爹呀,西方大路去!”话音甫落,黄泉之路开启,众鬼避开,去世之人才能畅通无阻,尽向西方极乐世界远去。支路之人,须有孝子或具有孝子资格的人才能担当。那人言下之意,便是讥诮先前那人为自己的儿子。

因此,那话一出,众皆欢然,此处一片笑声,衬着彼处一片哀声,张家村的葬礼便如这般在欢乐与悲伤交杂的氛围中进行。

在向大门外走时,嫂子常明芬也正向外走,张小强便跟她聚在一起,嫂子瞅瞅左右无人,几米外的一堆人众之中正暴发出欢笑声,于是悄声对小强说:“你看三叔、你的三爷,就是死也不留好,非要自杀而死……他倒是死了干净,那么张家村的庄乡爷们怎么看我们呢?……难道是我们小辈儿谁也不管他,把他逼死的么!”

其言下之意是在埋怨与愤慨,指责着自己的三叔张祖庆如此不光彩的死法,而给张家村村民们留下了是否是张大强、常明芬、张小强他们不孝顺,从而致命张祖庆感到绝望而自杀。对于爱名如命、沽名如池鱼噬饵的嫂子常明芬来说,这是她不能接受的。张小强深知她的为人,所以理解她此刻的心情。

但张小强却不这么以为,一来他觉得三爷死得好、死得壮烈。在此之前,张小强对三爷的印象并不好,在自己母亲对三爷十分不满的唠叨下,和自己对三爷的逐步了解下,他觉得三爷与他人无异,均具有他们兄弟六人明显的劣根性:懦弱、无知和狭窄的心胸。而在此之上,三爷又多了一项要命的个性:自负。甚至自负到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所以,张小强对三爷的印象一向不好,近年来跟三爷的不疏不密的交往和照顾分明是因为同情和维持大家庭团结的情感使然。可是,三爷经过上吊一死,情况便变得不同了,他甚至对三爷殷殷而起敬佩之心,便是因为三爷死得干净、死得爽利。

对于自杀这件事,从小以来张小强想过无数次,但无一次能够实现,因为他害怕:电死怕难看、上吊怕难受、割腕怕疼痛、吃安眠药吧又买不起。所以他曾经想过多次,但从未实现。所以,他认为三爷死得壮烈、死得决然、死得有骨气。

另外,三爷深知,自己即使没有患上绝症,那么随着自己全身多处的慢性病发作,有一天肯定会窝在床上再也无法下地,生活不能自理,窝里拉、窝里尿,必须找人伺候。但经过他生病几年的经验来看,没人愿意帮他陪床。那么到时候他该怎么办呢?轮流让张大强那几个小辈儿来陪床?还是让比自己年龄还大的二哥来陪床呢?还要面对人们极不愿意陪床的厌恶表情?或者,因为像张大强陪床那样吊儿郎当,常常顾不上,自己因此而溺死在自己的屎尿里?

不好,那样死得太不干净、太不体面。

而自杀,则是个体面的死法。所以,张小强认为三爷死得干净、死得爽利。

另外第二点,他觉得三爷死得及时,说得透彻些,三爷张祖庆的死的意义,甚至解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