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饭圈

作者:卷毛王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饭圈”的字面意思应该解释成混饭圈钱,底层逻辑就是去产品变现,可以说是概念经济,或者说ppt经济在娱乐圈走向成熟运作的体现。

娱乐圈的产品是明星歌唱演绎的作品。

娱乐圈没有了产品,卖什么?

卖情绪。

而情绪是接近于零成本的东西。

我到你家骂你,你和家人就会产生情绪,同理,骂明星就会产生粉丝情绪,粉丝要保护明星荣誉,维护自身情绪,就需要通过渠道凝聚粉团抵制反骂回去,这就是商机。

而骂与反骂的过程就是情绪对立。

明星的粉丝肯定是人群化的大团体。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饭圈化”,容易造成人群对立。

因为情绪就是“饭圈”混饭圈钱的核心产品。

“饭圈化”情绪对立,就是这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从此躺着赚钱,无本万利。

实际上饭圈经济其实已经独立于粉丝经济之外。

饭圈就是寄生于明星存在的情绪制造贩卖机。

明星就是饭圈的宿主。

这种寄生关系发展到今天,饭圈大有鸠占鹊巢,裹挟明星,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以粉头控制粉丝之势。

饭圈以前叫粉丝圈,人们是以喜爱偶像明星的歌唱演绎作品聚到一起的,明星偶像们则是以卖歌唱、演绎作品的门票,用劳动产出作品实现门票收益来赚钱的。

有好作品,口碑相传,就会取得好的门票收益。

但好的作品往往成本投入巨大,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盈利前,口碑品质难以预估。

怎么办?

做广告呗,以广告先声夺人,卖期望值,卖预估口碑。

人们就这样,被当年的烂片,骗了一次又一次。

或者被大导演一次又一次的翻车作品,耗尽了情怀。

眼见这招不行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于是出现了水军。

卖预估口碑不行,那就电视、电影上映时,刷口碑。

反正你还没看,我请一帮假观众,网上刷高评价,说这电影好看,评论好看的人多了,好看的数据造假得越高,其他人也就跟着上当去看了。

这样即便电影拍的不行,实际口碑烂大街,靠刷出来的好口碑,在电影上映时,票房也能大卖,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更没有人在意品质,电视电影越拍越烂。

拍烂片赚得多,成本少,只要水军请的好。

人们在一次次历经失望,大呼上当后,水军这一套也不太行了。

要想继续低成本赚快钱、赚大钱。

反正破罐子破摔,电视电影就那么烂了,你爱看不看,我把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